苏智作品 |老父亲•老阿姨

老父亲•老阿姨

文/苏智

  38岁那年,我从野战军团职职务转业进了家乡省会的公安系统。新警培训结束后,我被分配进市公安局政工部门,协助一个即将退休的工会专职副主席工作。

  刚来一段时间,老主席没有给我安排任何工作,于是,我就主动承担起了每天收发工会文件、报纸、打扫卫生、沏茶。

  大约一两个月后,习惯了风风火火的野战部队生活的我,实在有些憋不住了。在我正想找上级领导请求调换工作岗位时,老主席终于和我谈心了:他说工会工作是辅助性的、服务型的工作,首先要培养服务意识,要慢工出细活,急不得,有时,欲速则不达。我连声说懂了,受教了!

  这以后,老主席时不时和我拉家常,并把我介绍给来工会的单位同事们。

  有一天,工会办公室来了一位明眸皓齿,神采奕奕的离休女干警。她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老主席寒暄,嗓音动听,又说又笑,中气十足。我给她递上一杯绿茶后,老主席马上说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工会新来的转业干部小苏,对了,他父亲就是你们刑侦处的老苏。

微信截图_20211211212753.jpg

  一听介绍,女干警立刻显得惊讶而兴奋:

  “啊?是老苏的儿子?那我可要好好看一看!”

  她起身由远到近,把我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端详了一番,然后,又和我并肩站在一起,比了一下身高,才坐回沙发,泯了一口茶说:

  “嗯,像!真像!但是,你没有你爸高,没有你爸帅!”。我笑呵呵地说:“承认、承认,阿姨。”

  随后,这位阿姨便拉开了话匣子:

  “小苏,你知道吗,我和你爸是正儿八经的的老战友。其实,咱俩一样,我也是五十年代初转业进公安局的第一批抗美援朝干部。本来,是准备安排我做文秘或者机要工作的,可是我不干,非要当刑警。一开始,你爸还是我进刑警大队的师傅呢。解放初,我曾和你爸假扮成夫妻,打入敌特组织内部当卧底,差一点就被敌人察觉到了。多亏那次收网及时,要不然我和你爸都会有杀身之祸。如果那时候牺牲了,哪还有你们这辈儿啊……”。

  我见阿姨有些激动,便赶忙递纸巾给她。

微信截图_20211211212811.jpg

  阿姨用纸巾轻轻揩拭了一下眼角,继续叙述:

  “那次破获敌特组织大案非常有名,后来,还被改编成文学作品,改编成了话剧搬上了舞台。我和你爸都立功受奖,也都提了干。这故事你爸给你讲过没有?”

  “讲过,讲过,只是没有阿姨您讲得这么详细。”

  “哦,理解理解……”阿姨似乎还在追忆往事,又似乎在喃喃自语。

  “阿姨,你们那一辈人挺不容易呀!”

  “可不是,那时是我们多好的年华呀!一眨眼,我们就干了多半辈子警察。那可真是为了祖国献青春,献完青春献子孙哪!你说说是不是这样?你们这一辈几个当警察了?”

  “三个”我一答完阿姨立刻就说“我们家不也一样。”

  阿姨轻叹了一声说:“唉,都退休十年了,一个个都成老头老太太喽……现如今是你们的时代了。你们赶上了好年头,一定要好好干,要比我们这一辈人强才对!”

  我说:“我一定不忘阿姨的提醒!”

  阿姨又喝了一大口茶说“茶不错。主席,你们俩忙吧,我该走了。”

微信截图_20211211212823.jpg

  我提出要开车送阿姨回家,她爽朗地笑了起来说,我还没有老到那种地步吧?好了,都是自己人,留步不送!代问你爸好!

  我站在二楼阳台上,目送阿姨的背影渐渐远去。

  上个月底,我和全家族人把父亲的骨灰盒安放在了一座公墓,那里,安葬着许多他的战友。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今天,父辈们不畏艰险,豁达乐观的笑声,时时在我的耳边回响。

202112091416337597.jpg

  苏智,文学学士。从军二十载,从警十八年。自1986年以来,开始在全国、全军、省市刊物和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等作品。曾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反击作战。闲暇喜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现为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陕西分会常务理事、陕西合唱协会理事、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特约撰稿人。


(责任编辑:张若瑛)

标签: 纪实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