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老阿姨
文/苏智
38岁那年,我从野战军团职职务转业进了家乡省会的公安系统。新警培训结束后,我被分配进市公安局政工部门,协助一个即将退休的工会专职副主席工作。
刚来一段时间,老主席没有给我安排任何工作,于是,我就主动承担起了每天收发工会文件、报纸、打扫卫生、沏茶。
大约一两个月后,习惯了风风火火的野战部队生活的我,实在有些憋不住了。在我正想找上级领导请求调换工作岗位时,老主席终于和我谈心了:他说工会工作是辅助性的、服务型的工作,首先要培养服务意识,要慢工出细活,急不得,有时,欲速则不达。我连声说懂了,受教了!
这以后,老主席时不时和我拉家常,并把我介绍给来工会的单位同事们。
有一天,工会办公室来了一位明眸皓齿,神采奕奕的离休女干警。她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老主席寒暄,嗓音动听,又说又笑,中气十足。我给她递上一杯绿茶后,老主席马上说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工会新来的转业干部小苏,对了,他父亲就是你们刑侦处的老苏。
一听介绍,女干警立刻显得惊讶而兴奋:
“啊?是老苏的儿子?那我可要好好看一看!”
她起身由远到近,把我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端详了一番,然后,又和我并肩站在一起,比了一下身高,才坐回沙发,泯了一口茶说:
“嗯,像!真像!但是,你没有你爸高,没有你爸帅!”。我笑呵呵地说:“承认、承认,阿姨。”
随后,这位阿姨便拉开了话匣子:
“小苏,你知道吗,我和你爸是正儿八经的的老战友。其实,咱俩一样,我也是五十年代初转业进公安局的第一批抗美援朝干部。本来,是准备安排我做文秘或者机要工作的,可是我不干,非要当刑警。一开始,你爸还是我进刑警大队的师傅呢。解放初,我曾和你爸假扮成夫妻,打入敌特组织内部当卧底,差一点就被敌人察觉到了。多亏那次收网及时,要不然我和你爸都会有杀身之祸。如果那时候牺牲了,哪还有你们这辈儿啊……”。
我见阿姨有些激动,便赶忙递纸巾给她。
阿姨用纸巾轻轻揩拭了一下眼角,继续叙述:
“那次破获敌特组织大案非常有名,后来,还被改编成文学作品,改编成了话剧搬上了舞台。我和你爸都立功受奖,也都提了干。这故事你爸给你讲过没有?”
“讲过,讲过,只是没有阿姨您讲得这么详细。”
“哦,理解理解……”阿姨似乎还在追忆往事,又似乎在喃喃自语。
“阿姨,你们那一辈人挺不容易呀!”
“可不是,那时是我们多好的年华呀!一眨眼,我们就干了多半辈子警察。那可真是为了祖国献青春,献完青春献子孙哪!你说说是不是这样?你们这一辈几个当警察了?”
“三个”我一答完阿姨立刻就说“我们家不也一样。”
阿姨轻叹了一声说:“唉,都退休十年了,一个个都成老头老太太喽……现如今是你们的时代了。你们赶上了好年头,一定要好好干,要比我们这一辈人强才对!”
我说:“我一定不忘阿姨的提醒!”
阿姨又喝了一大口茶说“茶不错。主席,你们俩忙吧,我该走了。”
我提出要开车送阿姨回家,她爽朗地笑了起来说,我还没有老到那种地步吧?好了,都是自己人,留步不送!代问你爸好!
我站在二楼阳台上,目送阿姨的背影渐渐远去。
上个月底,我和全家族人把父亲的骨灰盒安放在了一座公墓,那里,安葬着许多他的战友。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今天,父辈们不畏艰险,豁达乐观的笑声,时时在我的耳边回响。
苏智,文学学士。从军二十载,从警十八年。自1986年以来,开始在全国、全军、省市刊物和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等作品。曾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反击作战。闲暇喜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现为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陕西分会常务理事、陕西合唱协会理事、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特约撰稿人。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15 / 10月
28 / 06月
20 / 12月
01 / 10月
16 / 04月
10 / 11月
09 / 09月
29 / 04月
31 / 05月
27 / 11月
31 / 03月
24 / 02月
头条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