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一块神奇的土地

陕北,一块神奇的土地

图/文  张鹦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曾经唱红大江南北的《黄土高坡》唱的就是我的家乡——陕北。

11.jpg

  陕北,是指陕西的北部,包括榆林和延安两市,是黄土高原的腹地,黄土层厚达200多米。我就生长在黄土层最厚、海拔最高的定边,我的生活和工作也一直在定边,陕北定边就是我的家、我的根。从记事起,黄土、黄河、黄帝就融入了我的脑海。从地图上看,陕西就是面西抱拳而跪的兵马俑,陕北就是兵马俑的上半身,这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总之,在兵马俑上半身的这块土地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和矿藏,这就注定了陕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久远文明的土地

  2012年,陕北神木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这一消息横空出世,石破天惊,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12.jpg

  石峁城遗址在秃尾河北侧的山峁上,有皇城台、内城和外城,遗址城墙总长度超过了10公里,高度在5米左右,宽度都在2.5米以上,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故宫面积的6倍。这是中国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代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也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超级史前古城。这座古城4300年前建成,到3800年前衰落。一直存续了500年。石峁古城的发现,证实了陕北神木的石峁,史前就有人类生存。这一发现,把中华文明向前提了二千年。石峁城遗址可以说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实证,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

13.jpg

  在陕北这块土地上,一直有人类活动的遗迹,陕北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几乎遍布陕北各地。1923年,在陕北横山的油坊头就出土过旧石器时代的猿人的牙齿和头盖骨化石。这个猿人化石的出土,证实了20万年前,陕北就有人类活动。在黄河与无定河交汇处的陕北清涧曲流群地质公园内,有一座古城遗址——李家崖城址。这是首座在北方长城带地区发现的商周时期的古城遗址,是商周时期盘踞在陕北、晋西北以及内蒙古河套南缘地区的劲族——鬼方先民的文化遗存。根据资料显示,陕西共发现史前遗址4200余处,陕北就有2000余处。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先后在无定河流域和北洛河流域发现了晚期智人的化石,这些古人类被分别命名为“河套人”、“黄龙人”、“金鼎人”,他们的体质已接近现代人,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特征,生活的时代约为距今三到五万年,这就表明,在距今三到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陕北已经有古人类生息繁衍,陕北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中华“人文初祖”的黄帝陵在陕北就也说明这一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开始,然后,才进人夏、商、周。有专家说石峁遗址是黄帝的都城,也有人说是夏人首都。但都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名人辈出的土地

  陕北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历史人物。从先秦时期的黄帝、大禹、伏羲、晋文公重耳、荆轲,秦汉时期的扶苏、蒙恬、李广,魏晋时期的赫连勃勃、苻坚、花木兰,到唐宋时期的折家将、杨家将、韩世忠、范仲淹、沈括、杜甫,再到明清时期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李娓娓,还有近代以来的杜斌丞、李子洲、刘志丹、谢子长等等,他们有先圣先哲、有将帅士卒、有文臣武将、有叛臣暴徒、有须眉男儿、亦有巾帼红妆,但无不璀璨夺目,在陕北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痕迹。这些极具特色个性的陕北人物,构成了陕北历史多彩画卷,诉说着陕北历史的跌宕起伏。

  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农民起义军,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纵横驰骋,推翻了明王朝,建立了大顺政权、大西政权,显示了陕北人民的力量。

15.jpg

  现代治沙英石光银,定边海子梁人。40年来,石光银与沙漠、与大自然抗争,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他的成果很好地诠释了“人定胜天”这个道理。石光银自己说:“一辈子就干了一件治沙的事”。就是这一件事,石光银同志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就是这一件事,石光银获得了国家部委和省、市、县共60余项荣誉证书、奖杯、奖牌。1990年,石光银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1996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人事部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 ,1999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 200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2002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治沙英雄”光荣称号。2002年,获得联合国颁发的“世界杰出林农奖”。石光银先后被推选为省市县党代会、人代会代表,特别是2012年做为陕西代表,光荣的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荣幸地受到了习总书记的接见。2013年,石光银治沙公司被共青团陕西省委确定为“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08年,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委员会确定十里沙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21年6月29日,石光银获得中国共产党员的最高荣誉“七一勋章”。全国29名获奖者中,石光银是陕西唯一的一个获奖者。

17.jpg

  红色革命的土地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唱红全中国的《东方红》,是陕北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在1942年冬,采用陕北民歌《骑白马》曲调所作。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庄严时刻,奏响的背景音乐就是《东方红》。195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放由编钟演奏的《东方红》开始曲。从此,《东方红》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带着《东方红》升入太空。这是红色的声音,这是新中国的声音,这是人类文明的声音。这声音的根在陕北。

18.jpg

  陕北是革命的圣地。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艰难两万五千里长征正不知道何去何存的时候,毛主席从国民党的报纸中发现陕北还有一块红色根据地,毛主席义无反顾的走向了陕北。陕北根据地是刘志丹、谢子长等共产党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它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保留下来的唯一的红色根据地。这块唯一的根据地成为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1935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左路和右路顺利进入陕西定边县境内木瓜城和铁角城。随后,彭德怀率队于10月18日从铁角城出发,经八道峁、二道峁、赵崾崄、贺渠一线向毛主席指令的方向行军。之后,一纵和二、三纵队相继东去,离开定边县境进入今吴旗县境(时属定边),10月19日,抵达时属保安县(志丹)的吴起镇,这标志着中央红军顺利结束长征。从历史的角度看,陕北根据地,关系到整个红军的存亡绝续,没有陕北根据地,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之路,将不知如何结束。

19.jpg

  有了这块根据地,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顺利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成为陕甘宁边区的首府,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成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毛主席在在延安十三年,运筹帷幄,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并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陕北这块土地上,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多元文化的土地

  秦时明月汉时关”。陕北有着独特的长城军事文化。秦汉时匈奴强盛,陕北成为中原王朝的门户。从延安、保安(志丹)、安定(子长)、安塞、安边、定边、靖边……这些诉求“绥靖边疆”的县名便可看出这个王朝多么渴望安定和平。中原王朝为了防御外侵,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1年)开始,在陕北修筑了长城、直道、烽燧、堡寨等军事设施。陕北有秦长城和明长城。秦长城西起甘肃临洮,取西南东北走向,经陕北吴旗、志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向北到达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沿岸的十二连城。明长城也称边墙,陕北段属延绥镇长城,大规模的修筑共有两次,即成化九年(1473年)修筑的二边和成化十年所筑的大边。两道长城均自内蒙古准格尔旗延入陕北的府谷,向西南,经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吴旗、定边,进入宁夏盐池县。其中,定边西部的大边长城分为内外两重,保存较好。就是这不同朝代的道道长城,也没能阻挡外族的入侵,更没能隔断长城内外的文化交流。

  先秦时期的史料《世本》上说:“黄帝娶于鬼方氏”,说明这个嫫母就是从鬼方娶来的。

  这就说明,从黄帝时期开始,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就有了联姻求和的愿望。后朝后代一直也有联姻的现象。从商周时代起,陕北先后有华夏、鬼方、猃狁,白狄,戎狄、林胡,稽胡,卢水胡,匈奴、党项、鲜卑、羌、突厥、党项、吐谷浑、契丹、女真、蒙古、回、满等都对汉语产生过接触和融合,陕北土地上流着多民族的血液。在陕北形成了多民族交流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陕北人叫父亲为“大”,父亲的结拜兄弟则叫“干大”。究其源,在羌人部落中,称呼其首领为“大”、“部大”、“酋大”,可见陕北语言融入了羌人文化。陕北人骂人为“龟兹兹”、“龟兹孙”。龟兹,西域古国之一,从西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起,经常有龟兹移民不断迁入。龟兹人初入陕北时,有许多为杂伎乐人,又是外来胡人,故而被当地人鄙视,以“龟兹兹”骂人,即源于此。“白羊肚子手巾头上蒙,红布裤带吊缨缨”这种传统着装就是来自匈奴、党项等游牧民族服饰交融演化而来。陕北秧歌,古称阳歌,它起源于巫仪。石板雕刻、陕北窑洞、陕北剪纸,陕北方言文化、陕北秧歌文化、以及地方戏曲都还保留着许多鬼方文化。从陕北人的语言、服饰、风俗、行为举止中不难看出陕北文化的多元性。陕北文化独具特色,与楚文化、吴文化、齐鲁文化、巴蜀等文化并列于中华文化之林中。

  资源丰富的土地

  油气资源: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陕西巡抚曹鸿勋创建延长石油官矿局。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在陕北延长县城西门外打出了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称“延一井”,揭开了中国石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从此,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油的历史。陕北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是中国开发的第一块油田,石油总资源量85.88亿吨 ,天然气总资源量10.7万亿立方米,号称“中国的科威特”。

  煤炭资源:1984年发现的神府煤田,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预测储量6690亿吨,探明储量2300亿吨。约占中国已发现煤田的15%。神府煤田是中国和世界特大煤田之一,是我国已探明的最大煤田,相当于50个大同矿区、 100个抚顺矿区,与俄罗斯的顿巴斯煤田和库兹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美国的波德河煤田和阿巴拉契亚煤田,波兰的西里西亚煤田并称世界七大煤田。神府煤田分布在陕北的神木、府谷、榆林、横山和靖边5个县,有5到6个可采煤层,总厚度14米到21米,倾角不到1度,埋藏很浅,易于开采,可使用223年。

  原盐资源:盐是湖泊留给人类最后的礼物。陕北定边盐湖,是陕西省唯一的湖盐产区,也是西北的主要盐产区。若说到它的形成史,则要追溯到万年前的更新世,地处低洼的闭塞湖盆、盐碱滩丰富的盐份来源以及蒸发远大于降水的干旱气候,一起促成了万年以来的盐类沉积。定边盐湖群比较规律的分布在一条西南(盐场堡)至东北(白泥井)走向的60公里长的弧线低洼地带,共有14个大小不等的盐湖,从东北到西南依次为:明水湖、公布井、湖沙窝、二坝、敖包池、苟池、花马池、烂泥池、波罗池、红崖池、旱滩池、莲花池、娃娃池、湾湾池,盐储量足够全人类整整吃上三年。定边盐湖开采,始于秦汉,昌于唐宋,盛于明清,有2000年采盐史。特别是1940年“三五九旅”2000指战员到定边盐场堡驻防,军民一起筑坝打盐生产自救,为突破国民党经济封锁,为支援边区财政和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定边盐湖”被毛主席誉为“中央第一财政”。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代表的将不再是贫瘠与无奈,而是欢乐与自豪;信天游唱出的不再是苦涩与苍凉,而是充满希望的追寻与呼唤……陕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块精神高地、资源宝地、文化福地!

  作者简介;

  张鹦,微信名:凡夫微语,微信号;dbvx6666.曾任播电视局副局长定边电视台新闻广告部主任、定边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兼定边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定边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副局长兼定边广播电台台长。从事县级新闻工作40年来,有80多篇新闻作品在中省市获奖。


(责任编辑:明华)

标签: 陕北 张鹦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