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弱
初识马治权先生是通过其杂文集《中国人的聪明》,书中内容驳杂有趣,文字犀利考究,思辨缜密智慧。读其文可知作者的怀抱和担当之气。本人由于雅好丹青,故对其杂文集前附印的书法作品多了关注,后来竟不知不觉地和他走近,在书法和时评两个方面所谈甚为投机。对于前者,马治权先生往往能阐明大道、示其指归;而清议时事,则常常是语多过激、徒唤奈何!经过十余载的交往,我对马治权先生的认识逐渐明晰,以为他首先是一个思想者,其次才是一位艺术家和值得交往的朋友。
作为思想者的马治权先生非常理性。几十年来,他所写的杂文随笔,均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批判力量。他关注民生疾苦,呼唤公平正义,追求自由民主,倡导普世价值。每读其杂文或随笔都会被他顽强的求索精神所感动,同时又会由衷地感佩,一个用沸腾热血涌动出的激情,在冲破迷障、穿越时空之后,通过文字发出声音的思想者,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马治权先生常以批判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并坚定地认为知识分子的批判总是在促进社会进步。他的这种知识分子的良心不仅在其文章中随处可见,也在其日常生活中多有体现。这些年来,社会风气奢靡,海吃猛喝大行其道,可在我们这圈朋友中,由于马治权先生的存在,清淡节俭、“光盘行动”早已成为用餐的习惯。起初,朋友们对他的这种做派似有微词,认为他不够大方,对此,他却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去年新一届国家领导上任,力倡节俭之风。朋友们这才恍然大悟说:“治权兄其实早就践行了这一决定。”仅此一斑,即可窥视马治权先生作为一个思想者的高度——真正的思想者绝不会随波逐流,更不会被世俗所诱,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清醒而孤独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当然作为艺术家的马治权先生,则似乎又是另一番模样——既十分感性又极具才人气概。这在他的《马治权人物散文卷》和长篇小说《龙山》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以我之见,从他的书法艺术角度去观察,似乎更能找到开启他艺术灵魂的钥匙。马治权先生的习书之路是特立独行的,他一直处在书法体制之外,不屑参加任何书协组织。他作为书法家被社会熟悉和认可,完全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和各种文章。他是一位异常勤奋和富有才气的艺术家,他横跨文学和书法领域,不停地有作品出现在各大报刊。上海《书法》曾为他开辟过长达一年之久的“三三堂随笔”专栏,他的“人物散文”也被数家报纸杂志连载。他在书法界声名大振,往往是因为他的文章。
如果将马治权先生书法艺术以其创办《各界》杂志作为分水岭,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办《各界》之前,即书法入门期,这大概有十年之久。第二阶段为创办《各界》杂志期间,即书法初创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水准,其亦师亦友的党治国先生有准确评价:“治权书法从何子贞入手,虽为初学急创,然雏凤清音,已非凡鸟,若功课不怠、更加阅历,其造就未可量也。”第三阶段应为他卸任《各界》杂志主编至今。这一阶段他在坚守、选择、取舍中痛苦地彷徨,顽强地突围。
他始终认为老老实实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临帖对帖”是他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他对书法,可谓真草隶篆,无不涉猎。在行草书上,曾专注于“魏晋尺牍”和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喜欢亲近祝允明、傅山、徐渭、陈淳等行草书大家。对于隶书,他直取汉碑,进而向历史上隶书奇才伊秉绶、郑谷口问道。他对于书法的挚爱很好的诠释了孔子的一句名言:“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几十年来,马治权先生夜以继日,乐此不疲,虽然大半生光阴被墨磨去,可苍天不负有心人,2010年春天,在我们又一次激烈的书法冲撞后,他豁然顿悟,决定以《好太王碑》为师,向世界上最大的刻有文字的这块石碑汲取营养。经过四年多上百通地临习之后,他不但解决了过去隶书结构繁复、笔画乖张的问题,而且从整个气质上有了变化。此后的隶书赫然呈现出“简约大气、平淡天真”的气韵。可以说“一洗俗笔、无字不美、有作皆秀、人人宝之”。
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人生德业成就少朋友不得,惟夫朋友者,朝夕相与,既不若师之进见有时,情礼无嫌,又不若父子兄弟之言语相忌,一德亏则友责之,一业废则友责之,美则相与奖劝,非则相与匡救,互感交摩,骎骎然不觉其劳且难,而入于君子之域也。”回顾我与马治权先生之交往,正是如此。我特别敬重他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情怀,也对他嫉恶如仇、蔑视权贵、为民请命的言行常存钦佩,但作为好友,又不免有几分担忧:“众生妄庸多糊涂,吾佛天眼大光明。笔扛九鼎追前贤,墨分五色表性情。一帮朋友通性灵,二三知己入生命。莫忧社稷悲国运,擎天自有后来人。”然他看到我的赠诗,非但没有改变初衷,反而更加主动给我启蒙和普及自由民主思想;更加积极鼓励我在工作事业方面的进取。他对我的书法也是十分关注,曾提出过非常宝贵的意见,从而使我的书法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
至圣先师孔子取友之道曰:“友直、友谅、友多闻,此三者皆与我不相附会者也,故曰益。是故得三友难,能为人三友更难。”而马治权先生独能为人三友。长期与他相处,其正直坦荡、刚正不阿的朗朗人格会影响你;其为人诚恳、恪守信用的人生态度会感化你;其知识渊博、才气纵横的魅力会提升你。能拥有这样的朋友可谓是一种幸运!其实,我与马治权先生的交往,也证实了传统文化关于朋友的论述——君子之交淡如水。十多年来,我们无话不谈,在艺术上的砥砺切磋可以写成几本厚书,但却没有太大的经济往来,可谓“淡”也。不过,正因为其“淡”,才保持了长久!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24 / 11月
04 / 11月
08 / 12月
29 / 09月
12 / 07月
21 / 11月
27 / 11月
28 / 09月
01 / 12月
08 / 11月
29 / 03月
26 / 11月
头条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