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图①: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雉城街道水木花都小区,市民正使用“社区e家清”服务平台,查看小区管理事项、服务明细等信息。谭云俸摄(人民图片)
图②: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银河花园小区,楼栋长和居民商量解决社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杨群摄(人民视觉)
图③:辽宁省海城市中小镇中小村农业合作社成员黄华在村委会领取2019年的土地流转费用和分红。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图④:湖南省嘉禾县全面落实河长制,积极开展各种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助推生态环境改善。黄春涛摄(人民图片)
图⑤:武汉城管工作人员在黄鹤楼街大成路大陶家巷执勤,让进入小区的人员扫描健康码。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摄
“疫情防控斗争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在两会召开前夕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全国两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两会会场上,代表委员抒发真知灼见,展现中国式民主,凝聚中国智慧。
疫情大考 凸显治理体系优越性
“这次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立法会议员施家伦说,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全面推进,充分展示出中国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
施家伦建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以“全国一盘棋”的思维,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强内地和澳门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协调,实现联防联控标准化、精细化、科技化,为重启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圈、落实大湾区发展规划提供卫生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许多代表和委员不仅把防控一线当做履职现场,还在抗疫过程中深入调研,形成了建议和提案。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8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带来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的建议》联名提案,建议加强对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社区建设立法修法。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提案人之一的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黄利鸣认为,要充分发挥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和居民等各方力量。其中最要紧的是做好协商,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主任蔡学恩,在抗疫期间为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建设等做了不少法律工作。他还主动下沉社区,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
“在志愿工作过程中,我发现社区面临‘权力不下放,责任却下沉’的问题。”蔡学恩说。针对社区任务较重但权力较小的普遍现象,他建议完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从立法角度赋予社区相应的权力,充分实现其治理能力现代化,使社区居委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深入实践 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田野上、在依法治国实践中……一年来,代表委员的脚步丈量着社会治理的具体层面。如何将中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提升,他们深有体会。
“乡村治理不仅要把产业发展好,还要把社会治理好。”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说。近年来,岷江村开展了农村散居院落管理,每个院落选出“院落长”,带领村民进行环境治理和矛盾纠纷调解。经过实践,陶勋花发现,这类草根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陶勋花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乡村社会组织发展,并通过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能力,让乡村“热热闹闹、和和气气”。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近年来一直关注资源枯竭型村庄的转型问题,并开展了大量调研。
“过度攫取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给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留下很多隐患。”龚胜生建议,应建立全国资源枯竭型村庄大数据库,制定评估标准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推进土地整治,解决部分乡村“趋贫”“趋乱”问题,帮助资源枯竭型村庄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发生多起因非法传播个人信息被公安机关处理的案件。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绮就加强社会精细化治理中的个人信息数据采集与管理做了大量调研和分析。
“社会治理中,采集公民个人信息数据的目的和宗旨必须明确,采集程序和管理使用都要有法律依据。”黄绮认为,法律责任不明、缺乏法律依据,是社会治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应加快推动相关领域的立法,与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进行衔接,推动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与法治化。
加强创新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诸多举措。社会治理的加强和创新,需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代表委员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云生活、宅经济’已经走进人们视野,‘智慧社区’的建设应当加强。”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胡仲军建议,应当加强社区网格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社区内各单位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努力建成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和谐社区。
“比如可以建立居民基本信息数据库并适时更新、动态管理,建立社区居民服务平台,整合有关服务以及生活用品配送、健康服务等功能,为居民提供及时、易操作、个性化的服务。让数字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胡仲军说。
“社会治理应当实现由社区一家‘独角戏’到各类群体‘齐参与’的良性转变。”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董事局主席欧宗荣认为,社区治理要鼓励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构建社区治理协同机制。
欧宗荣建议,应注重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引导居民走出“小家”、共建“大家”;注重发挥公益类社会组织的支持补充作用,强化政策引导,对在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养老照护、公益慈善等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降低准入门槛,提供购买服务、场地保障等方面支持。
“科技是社会治理的‘神兵利刃’。”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认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科技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复工复产、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也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变革,进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创造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空间。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23 / 11月
29 / 09月
18 / 01月
12 / 10月
21 / 10月
10 / 12月
31 / 07月
11 / 07月
10 / 07月
17 / 12月
12 / 10月
26 / 07月
头条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