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学会专家组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昝林森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肉牛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按照科技部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和程序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有关中国黄牛遗传多样性与起源进化研究”“牦牛高原适应性驯化历史与特征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研究研发出首个中国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极大丰富了世界上牛的遗传变异数据库,对打破国际芯片垄断具有重大意义;首次解析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代表性地方黄牛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发现中国黄牛的瘤牛血统来源于雷琼牛,中国南方可能是瘤牛的起源地之一;首次系统解析了牦牛驯化历史,确定家养牦牛中1000多个驯化过程中潜在受选择区域,发现了5254个突变位点,为进一步解析牦牛高原适应性进化特征及牦牛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次研究成果应用于秦川牛早期选种,加快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的选育进程,突破了肉牛传统育种周期长、难度大、育种效率低等瓶颈。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25 / 09月
31 / 03月
01 / 05月
17 / 08月
21 / 04月
06 / 07月
25 / 04月
30 / 07月
28 / 05月
18 / 04月
23 / 05月
08 / 08月
头条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