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赋彩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

  凤堰古梯田:

  “文物赋彩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

  ——专访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

1.jpg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

2.jpg

  6月13日,2020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场活动在汉阴县漩涡镇“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举行。当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堰梯田授牌仪式同时举行。

  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陕西省文物局选派的工作组在汉阴县漩涡镇境内发现大面积古梯田,保留有10余处清代古民居、古寨堡等与梯田密切相关的文物建筑,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省文物局创新性地指导汉阴县建设全国首座移民生态博物馆——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开启了文物扶贫的惠民工程。那么,这处被称为中国农耕文化“活化石”的古梯田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移民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给当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凤堰古梯田”的保护利用又有哪些经验和启示?带着这些问题,6月13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

  文物普查发现万亩古梯田

  记者:2020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场活动在风景如画的凤堰古梯田景区举行,置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万亩古梯田中,不禁令人慨叹不已,这处被称为中国农耕文化“活化石”的农业水利文化遗产是如何形成的?

  罗文利:凤堰古梯田位于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境内的凤凰山南麓,距汉阴县城35公里,属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范围涵盖黄龙、东河、中银、堰坪、茨沟、双河六个行政村共11.5平方公里,并由此构成黄龙、东河、堰坪约1.2万亩的3块古梯田。早在清乾隆初年以前,黄龙、东河、堰坪一带山大沟深、荒草遍地、人迹罕至,就是接近漩涡镇堰坪一带也仅有少量原住人口。由于蛮荒闭塞,当时的原住人不熟悉梯田耕作方式,也没有开挖修建梯田。至乾隆二十一年后在明清川陕移民大潮影响下,从湖南、湖北移居当地的移民才引入修建水作梯田的耕种方法,逐渐形成万亩古梯田。

  记者:11年前,这处藏身秦巴山区的万亩古梯田在文物普查中走进人们的视线,还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请您介绍一下当时文物普查的情况。

  罗文利:2009年在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大面积古代梯田,经考证系清代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所建,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鉴于该处古梯田为目前秦巴山区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且位于南北文化交会地,除古梯田外还留存有10余处清代古民居、古寨堡等与梯田开发史密切相关的文物建筑,于是,省市县抽调人员组建古梯田普查考古工作组,历时半年基本厘清古梯田分布状况、总规模、各片梯田层级、海拔高度、经纬度和梯田内房屋建筑分布、山川河流、林地资源等详细信息。新发现大量古山寨、古庄园、古民居、古堰渠库塘、宗教寺庙。2010年凤堰古梯田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4年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博物馆 让文化遗产惠及民生

  记者:目前在古梯田区域内生活近万人,2011年以前当地村民生产的农产品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村民生活非常贫困。我省在保护利用万亩古梯田,让文化遗产惠及民生方面是怎么做的?

  罗文利:陕西大遗址众多,在多年大遗址保护实践中,陕西文物部门探索提出“四个结合”理念,即把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当地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探索出从传统专业性保护到社会参与保护、从单一行业保护到各级政府保护、从被动和限制性保护到主动的、引导性保护的大遗址保护新路子。借鉴大遗址保护“四个结合”理念,在文物普查基础上,省文物局与安康市、汉阴县反复研究,提出以当地特有的移民文化为支撑、以古梯田文物景观为亮点、以筹建移民生态博物馆为平台,打造我国首座移民生态博物馆,通过古梯田生态博物馆建设,整合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民俗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促进汉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以文物资源为依托,实施文物惠民工程,需要多方合力。

  罗文利:是的。在文物普查基础上,省市积极谋划,县镇共同发力,群众踊跃参加,多措并举,才能打造好“文物惠民”样板工程。2012年3月24日,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正式揭牌并对外开放,此后,在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下和安康市政府支持下,汉阴县将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作为推动全县旅游大发展的破题之作和拉动汉阴南部山区乡镇发展的“抓手”,立足建设集“文物保护、游览观光、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汉阴县委、县政府组建成立由政府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实行“人力、项目、资金、重心”向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倾斜,投入资金3亿多元用于基础配套、文物修复、展示利用、产品开发、教育培训等方面,扎实提升移民生态博物馆品质,成功打造“文物惠民”示范样板工程。

  同时,省文物局优先安排编制“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从博物馆景区保护区域、文物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景区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始终把博物馆置于科学规划的框架下建设和发展。先后修复完成古梯田面积近700亩、修复堰渠约15公里;完成以吴家花屋、冯家堡子、敞口屋等为代表的大体量古建筑保护修护工程,启动太平寨、黄龙庙保护维修工程及吴家花屋消防工程;实施生态修护、绿化可视坡面3000多亩。

  “文物+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成效凸显

  记者:如何展示好面积达1。2万亩的景区博物馆,实现博物馆的开放发展是个不小的挑战吧?

  罗文利: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汉阴县坚持“让文物活起来”总要求和“活态展示”思路,以生态博物馆信息展览馆、吴家花屋移民文化展馆和冯家堡子农耕文化展馆为核心,着力打造以移民生态文化为主题的一台大戏、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套摄影画册、一本旅游解说词、一部风光宣传片的“六个一”文化宣传工程,让文物“活起来”,极大地带动景区的旅游人气。2014年,凤堰古梯田被评为“全国水利风景示范区”“中国美丽田园”,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乡村旅游带活汉阴县的商贸流通、宾馆饭店、交通运输和城乡环境改善,对县域品牌提升、招商引资等也作出巨大贡献。如今,汉阴以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为依托,大力推广“文物+生态+旅游”相融合的发展方式,文物生态四季旅游已成为全省特色品牌。

  记者:“文物+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创新成效如何?

  罗文利:6月13日,汉阴县漩涡镇黄龙村六组村民熊哲贵来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场活动现场,她的脱贫致富故事就是“文物+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最好见证!2011年3月,她从开办“田梁农家”农家乐,做餐饮住宿,线上线下销售大米、腊肉等“土货”,发展到注册“桂夫人”商标,微信集客、微信销售食材和美食,去年一年的收入就达60多万元。

  从2012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揭牌至今,每年涌入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的游客不断攀升,给当地村民带来巨大致富机遇。当地生产的有机大米由过去每斤不足2元,提升到现在每斤均价20多元;目前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已发展到80余家,旅游旺季家家爆满;景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5938元增加到2019年的10055元,7年人均收入增长4117元,增幅达69.3%,众多村民在博物馆景区的带领下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并走上致富之路。

  “凤堰古梯田”保护利用的经验与启示

  记者: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我们在“凤堰古梯田”保护利用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又给今后的文物工作带来了哪些启示?

  罗文利: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建设模式可以概括为“以文物保护利用为引领,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支撑,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线,以带动村民致富为目的”和拓展文物保护新理念,探索文物利用新模式,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赋彩全面小康。

  汉阴凤堰古梯田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特,它集“山、水、田、寨、村、屋、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于一身,是天人合一的伟大杰作,文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潜力巨大。通过资源整合,统筹谋划,将文物保护、利用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博采众长,独辟蹊径,实现汉阴县乡村文物旅游破题,真正找到创新发展的金钥匙,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多年来,我们坚持“文物惠民,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的发展核心,坚持“适度利用,活态立体多维展示”的发展策略,以“生态改善,留住绿地清水蓝天”为发展引擎,建设生态博物馆实施文物精准扶贫,创建了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既推动了农业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当地休闲旅游业发展,实现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农业产业多业融合良性发展。

  陕西文物资源丰厚,是“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遍布三秦大地的遗址遗迹星罗棋布,类型完整多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指示精神,陕西积极探索实践凤堰古梯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文化遗产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形成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新时代陕西文物工作将更加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赋彩全面小康贡献更大的文物力量。

  文/图  本报记者 赵争耀

(责任编辑:田蓉)

标签: 罗文利 凤堰古梯田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