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松绑“地摊经济” 保民生稳就业

  从近日发布的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发现,“保”和“稳”成为了今年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各地如何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在特殊时期适时调整管理分寸,以促进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多座城市的“地摊经济”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悄然复苏了。

  多地为“地摊经济”松绑

  日前,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关村发展集团高级专家董晓宇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中央文明办的举措释放了放宽搞好“地摊经济”的积极信号。这次重提大力发展“地摊经济”的根本原因是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落实就业是民生第一要务的宗旨,也是防止脱贫后返贫、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民生兜底政策,是动员社会广大民众,在社会保障体系下发挥自救的主动性,共同攻坚克难,稳定经济增长的务实之举。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早在3月份,为“硬核”支持经济发展,成都市就发布了《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疫情防控期间对商家和经营者实施审慎包容监管政策。

  政策推行两个多月,获得各方好评,其中的“五允许一坚持”有力拉动了当地复工复产。成都市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此外,浙江省杭州市、河南省许昌市也通过开放部分街道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帮助解决临时经营设施等难题来实现城市摊贩规范化管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董晓宇表示,近来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支持“地摊经济”的政策,可以说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特殊背景下采取的特殊举措,是“下有民生所呼”和“上有政策松绑”的一次互动,是以人民至上的“善政”的具体体现。

  “地摊经济”也要避免触碰“红线”

  除了政府加持,据悉5月29日,国内最大的批发平台阿里1688也发布了“地摊经济”帮扶计划,将提供超过700亿元的免息赊购,通过源头好货、数据智能、金融扶持、客户保障四大维度赋能,为超3000万“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

  那么,为何要多举措为“地摊经济”发展助力,国新未来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光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下,各地大力发展地摊经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增加就业岗位,让一部分失业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来源,稳定经济发展基础;二是提升城市温度,让社会活力尽快得到激发,配合“夜经济”挖潜内需、保障民生,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三是增强发展自信,“地摊经济”彰显了政府全方位稳定经济、提振消费、扩大就业的信心与决心,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强的当下,可以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公众预期。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冯春安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摊经济”在各地松绑,与国内国外经济形势有一定关系。“地摊经济”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促进就业,促进城乡繁荣,提高城市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

  徐光瑞告诉记者,“地摊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需要从利弊两方面来看。从利的角度看,“地摊经济”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城市温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提振社会预期等;从弊的角度看,“地摊经济”增大了城市管理难度,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有序竞争、社会安全等带来一定隐患。

  徐光瑞表示,对于发展“地摊经济”,政府需要做好的核心工作就是要规范管理。一方面,要在保障公众安全、稳定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尽量采取包容的政策原则,多以鼓励和支持为主,避免出现城市管理执法过度或者标准不一等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由此带来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要严格管理,要树立底线原则,干扰市场正常秩序的“红线”坚决不能触碰。

  董晓宇则认为,对于“地摊经济”的发展,政府除了要在准入许可标准、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规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也要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有温度的执法引导,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真正让“地摊经济”活起来、火起来,健康融入城市机体。在支持政策方面,一是要在经营场所上提供方便,可以规划出专门的集中区域供小商贩摆摊设点,引导商贩合法合规合理经营;二是免除小商贩的各种税费,在食品安全、防疫检测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在金融政策上予以精准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社区金融等普惠性金融,为小商贩提供低息的启动资金、原料采购等小额贷款,对于资信条件好的摊贩,可以循环滚动逐渐放大贷款规模;四是要增加正向激励,对于规范经营、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高的小商贩要给予奖励,推行小商贩信用积分制,鼓励其从小商贩到个体工商户、小企业的发展,培育新的市场主体。记者 苏诗钰

(责任编辑:田蓉)

标签: 地摊经济 保民生稳就业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