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融媒讯 又到“六·一”儿童节,我这个退了休的老顽童,忽然想到几件童年趣事。
我有一个邻居叫贠建平,小名平平,比我大一点,应该是同岁,反正他上学比我早一年,是我的学长。他很聪明,会做饭会配钥匙,谁家大门锁子的钥匙丢了,都找他来配。
大部分情况下,他会用废旧钢锯条的头头先退一下火,使其刚性软一些,再用挫刀挫,挫好后再淬火,增加刚性,这样钥匙就可以用了。
当然,最好的配钥匙材料还是废旧的铝钥匙。
有一次,我找平平帮忙配钥匙,他说:“你家如果有旧的铝钥匙,找来当材料最好。”我就回家去找了,翻箱倒柜地,好不容易在工具箱里找到一串,给平平拿去,心里想:“这下有好材料了,能配好几把钥匙呢!”平平接过钥匙说:“咦,这是我家的钥匙,都丢了半年多了,怎么能在你家呢?”“啊,真的是你家的?”“这串钥匙我认识,有记号,不信就到我家大门锁子上试一下。”
一试,果然是平平家的钥匙,谁捡到的,什么时候捡到的,已经无从考证,反正现在我是自投罗网,只好乖乖地“完璧归赵”。
大概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成立了理发小组。就是班上买一把推剪,让我保管,哪位男生头发长了,我就主动或被动去给他理发。
我也没有学过理发,只是早先父亲为了省钱买过一把推子,给我和弟弟理了几年,我也拿弟弟的头试过几次,弄得弟弟哭天喊地。
少年时期的作者(左)与弟弟(右边)
我理发的技术虽然不好,但开始时还是很认真的,能把男生的头发理得比较短,比较齐,也差不多可以在梳子的帮助下理出“小平头”“盖盖头”“锅铲头”,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理成“光葫芦”“电灯泡”。
可是时间长了,我就不认真了,有时候还故意恶作剧,给同学理个深一下浅一下的花斑头,或者干脆有意识地留一两撮毛发,不理干净。
有一次,给我们楼后的帅哥韩国胜理完头,我就看似不经意地留了两撮,这个头型从前边看还可以,从后面仔细看就会发现两撮毛。过后韩国胜来求了我好几次,我才给他一点一点分几次理干净,叫别人笑了他好几天。
我们上小学二、三年级时,班里来了一个从山东来的女老师,教学上很认真,也很有创新能力。
我那时候经常听广播、看革命样板戏,也会偷偷地演唱,暗暗地模仿,只要有机会就想表演一番,露一小手。
一天下午,学校组织劳动,就是到处找废旧砖头拉回学校,用来加固地道,箍防空洞。
我们几个人找到了一个停工的建筑工程,当时叫“半截楼”,其实就是一个废弃的俱乐部工地。我们用一个同学家里的“猪八戒”三齿扒,顺着水泥缝把砖头起松,挖出来,再把凳子翻过来装砖头,分次搬回学校,一次能装十几块砖,走二三里的路程,一下午跑了两三趟。一方面天气热,一方面负重走了些路,加上挖的时候用了些力,出了些汗,我就有一点累,一时间脸色发白,冒点虚汗。其实稍微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我为了当“先进”,当“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就借机装病,装着晕倒了,躺在大太阳底下,闭上眼睛不起来。
同学们赶紧叫来了孙老师,她叫人把我抬到阴凉地方,给我掐人中、喂水,折腾了好一阵儿我才睁开紧闭的眼睛……后来我虽然如愿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但是却给孙老师留下了身体不好的印象。
时间不长,班里排了一个节目,叫《五七指示放光芒》,是一个连说带唱还带舞蹈及队列操练的节目,由孙老师自编自导,歌词也是她写的,很跟形势,有一大半同学都参加了,后来还去了区里巡演,大出了一次风头。可孙老师就是没有要我参加,同学们说:“是孙老师害怕你晕倒在舞台上!”唉,可见我也是个“心机boy”,前边的“戏”演得有一点过头了,真正的成了“弄巧成拙”!
大约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父亲给了我一枚毛主席像章,那是个有机玻璃材质的,大约有一分钱硬币大小,厚度大约一块水果糖,打磨得非常光滑的,晶莹剔透的毛主席像章,稍微一磨擦,还有一丝甜甜的香味儿,我非常喜欢。妈妈害怕我弄丢了,在把像章别好之后,又用缝纫机线牢牢地缝在了一件半新的条绒布衣服左胸口上。那件衣服是哪个姐姐剩下的,我不记得,只是从照片上看,那件衣服比较大,颜色也比较女性化。我穿上缝有毛主席像章的衣服,感到无上的荣光,天黑了还不回家,挺着胸脯在家属楼前的路灯下来回地转悠;白天上学也昂首挺胸,生怕别人看不到我的纪念章。
毛主席像章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街坊邻居和小朋友们就都知道了我有一枚毛主席像章。好景不长,那天厂俱乐部演电影《怒潮》,我看完之后在回家路上哼着刚学的歌曲,背后面一个人忽然追上来,在超过我时一把抓住我的像章,使劲一扯,就听见“砰”的一声,像章被人拽下来抢走了。我迟疑了一下,马上去追,追得我都快吐血了也没追上,被谁抢的也不知道,只看到那人绝尘而去的背影。那个人瘦瘦的,起码比我高半头,就是抓住了也打不过人家,于是我哭了,绝望地哭了。
我的那件条绒衣服,左胸口从此就留下来一个黄豆大的小洞,也留下了我童年深深的遗憾。
作者
王谦,男,1960年7月28日出生,祖籍陕西子长,中国民盟盟员,大专学历,主任记者职称。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陕西分院理事,陕西汉唐文化创意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客座教授。
原陕西科技报执行总编,曾多次获得中央、省及行业新闻奖,新闻作品多次获中央、省市领导批示,发表新闻作品两百万字,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数十万字。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23 / 11月
29 / 09月
18 / 01月
10 / 12月
10 / 07月
17 / 12月
11 / 07月
26 / 07月
01 / 06月
26 / 05月
12 / 10月
30 / 11月
头条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