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博会上共唱“黄河谣” 生态优先 护好母亲河绿色“容颜”

  生态优先 护好母亲河绿色“容颜”

  在陕西馆榆林展位,治沙英雄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的治沙照片向观众展示着近年来榆林的生态建设成果。

  提起家乡的变化,府谷大石新材料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秦凯感慨地说:“我是府谷人,家就住在黄河边。这些年,黄河沿岸绿化成果显著,远远望去一片绿油油的。”

  今年是秦凯第一次参加丝博会,他特意带着新产品活性炭前来参展。他希望借助丝博会推广公司的新产品,宣传家乡的新形象。

  九曲黄河万里沙。数据显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输沙量达16亿吨。治黄先治沙,几十年来,陕西不断探索治理与保护黄河的路径,坚持生态优先,年均入黄泥沙量减至2.7亿吨左右,86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淤地坝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民增产增收的结合点,也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调节水沙关系的“牛鼻子”。

  “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对黄河泥沙减少的贡献率约为34%。”在第五届丝博会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说,黄土高原现有淤地坝可拦泥沙200多亿吨,保护下游农田约60万亩,促进2000多万亩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目前,陕西累计建成3.4万余座淤地坝,占全国淤地坝数量的一半以上。守护母亲河绿色“容颜”,正在持续推动“陕西绿”逐年变深变广。

  协同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河连九省(区),共谱新篇章。5月11日下午,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陕西、山西、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共同签署了《协同推进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这是促进沿黄省区深化合作、共同保护治理黄河的切实行动。”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晓光说,近年来,陕西强化协同协作,高规格承办协作区第31次联席会议,并开展黄河流域重大项目推介活动。陕甘两省签署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陕西与山西、甘肃两省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联席会议制度。

  参会多年,陕西恒基汇科装配建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云永红对丝博会在区域合作上的“牵手”,有着自己的微观感受。

  “通过丝博会,我们的产品销往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丝博会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还让我们公司与外省公司进行了技术合作。”云永红说,公司位于神木,处于沿黄生态保护区。他还想通过丝博会,与沿黄地区企业进行深入交流洽谈。

  如今,在黄河两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越走越宽。

  转化优势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绿色产业馆,一款垂直流迷宫技术模型吸引了观众驻足观看。污水从迷宫的一侧进入,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污泥池的层层沉降,成为农田灌溉的达标水源。

  “相较于传统污水处理方式,垂直流迷宫技术特别适合泥沙含量高的黄河流域,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还十分节能。”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有限公司区域经理王誉桦说,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延安市安塞区投用2年多,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治黄兴黄不仅要坚持因地制宜,还要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陕西始终坚持把资源优势提升为产业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

  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延续黄河文化历史根脉;

  加快陕北能化产业高端化步伐,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

  ……

  “协同大治理 共建幸福河”,一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谣”正在奏响。


(责任编辑:张若瑛)

标签: 丝博会 黄河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