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大院”并非张姓

  (图/文 张鹦)清同治年间,榆林赵庄张氏俩兄弟,同一天离开了赵庄,一个落脚到了东坑的毛窖村,一个落脚到了安边镇。一百五十年后的二零二三年五月十三日,安边张氏三兄弟,踏上寻根之旅,第一次来到了三百公里外的赵庄。

12.jpg

  赵庄,位于榆林城区十公里处的古塔镇刘千河北畔。因明万历年间,有名叫赵登的人,从山西来到此定居而得名。

  明朝末年,战事四起,朝廷入不敷出,明朝主要靠田地税维持朝廷运转。到了清朝,又实行了“摊丁入亩”,就是根据量地计丁、计亩征银的原则,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田地、人丁已经成为农民的负担。“大清朝万万税,到了乾隆加一倍”。山西布政使高成龄在奏折中说:“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

15.jpg

  这日,会裁缝手艺的张氏到赵庄给人做衣服,他居住在张家畔村(今榆阳区余兴庄办事处)。到了赵庄,尿急的不行,就在田地里尿了一泡,恰巧让地的主人给看见了,上前说道“谁叫你在这儿尿尿呢?”地主有心把这块地懒给别人,从此,就能少缴点土地税。地主就不依不饶,张氏急着要给人去做衣服,无法脱身,就只好签了契约,这块地就成张氏的了。此后,张氏就把家从张家畔迁到了赵庄。

13.jpg

  张氏先祖夫妇迁到赵庄后不生育,就抚养了一个外姓男孩,谁料后来这对夫妇又连生两子。抚养的外姓男孩长大后,就跑到内蒙做生意。一日,这个外姓张又来到了内蒙一家歇脚,发现这家主妇竟然用金产子做饭,外姓张就对这个妇人说:“我用一把上好的新铁铲换你这把旧铲。”“换啥换,后沙梁这种东西可多了,你去自己找的打一把。”于是,外姓张就到后沙梁找到的一褡裢的沙金。

14.jpg

  外姓张沙地得金的故事,发生在清代中叶,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至于外姓张的来历,没人能说得清。据当地老人说,当年外姓张家开设的商号名为“万盛张”,随着一代代的口头传说,可能便将“万盛张”讹传成了“万姓张”。直到今天,赵庄人称“张家大院”张家为“万姓张”。

  “万姓张”先祖因浮财发迹后,一边农商并举,一边又请晋陕各地能工巧匠,开始修建家宅,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见的“张家大院”。据资料介绍,当年“万姓张”在沟湾之中依山就势,硬是劈山垫石,辟出了这两块占地五亩的宅地,修建了一上一下的两座四合大院。上院系该门次子后代所居,下院则是长子、三子的居所。

11.jpg

  当地人说,从赵庄青龙山寺庙群出发,沿着新铺的水泥路东行二百多米,也能到张家大院的上院。我们三兄弟在“张家大院”后人张颉的向导下,是从南面坡底拾阶上去,坡度足有五十多度。我们先到的上院,都累的满头大汗,两腿发软。

  上院门前建有照壁一座,穿大门而入,迎面为三间青砖包面的窑洞。窑洞右侧有楼梯过洞通至房顶,房顶右侧为一貌似角楼的建筑,西侧还有两间小房。大门左首为三间耳房,耳房尽头为垂花门。过垂花门,可见四间正房、四间南房相对而立,西侧则是三间厢房。正房左前方,另有一道拱门通往正门所对小院。进入窑洞内部都十分宽敞,炕头的石板上也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张家大院”两院之间,原有一道以石板铺就的道路(现已新铺设石质台阶)。虽残破不堪,但与周遭现存的羊肠小道相比,仍显得甚为奢侈。沿石板路下行约五十米,便是张家大院的下院。该院正房为“明九暗四三厢窑”格局,院落十分宽敞,大门两侧各有倒座三间,另有耳房、牲口棚等建筑。

  “张家大院”的建筑十分考究。破烂中,仍能看出当年的辉煌。飞檐画栋,构思巧妙。上院有石磨,下院有石碾,青龙白虎,木门木匾雕刻精细,一砖一瓦都有兽纹图案,工艺精湛,棱角分明,格局严整,气势恢弘,属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令人叹为观止。

  走访中发现,赵庄张姓众多。赵庄人都称“张家大院”为“万姓张”,其它张姓为“弓长张”。赵庄的张氏后人也因此被分为“四大门”、八大系。一百五十年了,没有传言,也没有人能说的清我们是哪一支?哪一系?随后,我们三兄弟又到了毛窖也没能找到我们这一支的后人。

  笔者有个初步推断,就是抚养“外姓张”的一对夫妇去逝后,因“张家大院”是“外姓张”所建,父母去逝后,亲生的兄弟俩不好在此继续居住。因此,就同时从“张家大院”出走,一个到了东坑的毛窖,一个到了安边镇。按照推断,暂且就当我们是“张家大院”俩亲兄弟的后人。

  每个村庄都有每个村庄的故事,如今的赵庄已非真正的赵庄。如今的“张家大院”也非真正的张姓。


(责任编辑:明华)

标签: 张鹦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