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作品 | 猫耳洞的刀削面

猫耳洞的刀削面

文/苏智

  1986年上半年,老山战区进入漫长的雨季后,战场泥泞不堪。敌我双方心照不宣,进入休整,因此,一线战事和炮战也渐趋平息。这当口,一是出于对我安全方面的考虑,二是为了旱季出击拔点做战前侦察,集团军司令部首长安排我前往一线敌我紧贴阵地,负责对几个敌军重点阵地,执行全方位侦察照相任务。

微信截图_20211216144711.jpg

  一线敌我紧贴阵地,连一百米都不到,打急了,力气大的战士,手榴弹能投进对方堑壕 。我先选了几个相对安全的阵地角度,用那时已最高级的进口变焦相机,对几个敌我紧贴阵地,我军实施预设正面出击路线的拍照。好在暂时休战,要不,没等我用上身旁的手榴弹,可能已被敌狙击手干掉了。

微信截图_20211216144723.jpg

  正面拍照完成后,我迂回至我军已渗入敌方的几个阵地,选择了一个角度最好的阵地,用当时我军装备的最高级的哈苏一米长焦距相机,远距离对敌后勤补给线路进行拍照。但是,因我这种相机个头太大,机身、镜头和三脚架加起来38公斤,往阵地上一支,像一门炮似的。在旱季作战时,曾被敌军侦察兵观察到,通知敌一线60迫击炮,对我拍照阵地实施射击。头一发差了三、五米,第二发把我的三脚架炸飞了。要不是我那天撤得快,今天,真不敢想自己是在哪里住着呢。

微信截图_20211216144717.jpg

  就因我照相机个太大, 太扎眼,所以,除了我分管的侦察观察哨外,步兵阵地老兵一般见我上了阵地,知道可能招来炮击,大都提前躲进掩体,也就是大家都说的猫儿洞,一般没人搭理我。但那天,我上了一个一线阵地,也是几个老兵,都胡子拉碴的。这是个比较大的支撑点,坑道是用波纹钢建的,不是一般的小猫耳洞。有三个兵。那会儿,有人看我照相,还有人给我递烟。我一问,三个老兵两个甘肃的一个宁夏的,我边拍照边说,都是西北老乡,太好了!等我拍完照片,才发现,他们已在阵地上自砌的石桌凳上,摆了几个西北人才用的大陶瓷碗,和军用搪瓷缸。他们说你算是第一个上我们阵地的集团军首长(一线士兵把上级军官一律称首长),咱们又是老乡,我们阵地上也没啥好吃的,你委屈一下吧。我一看,竟然是香气扑鼻的刀削面,汤上面漂着刚炒的葱花和滴滴香油!他们说这是咱老家慰问团几个民政干部上次来营部给带的家乡面粉和香油,连队专门派人给我们阵地背来了半袋。我们用集团军刚给一线配发的固体油炉和野战锅、瓢,拿步枪刺刀削面,试做了顿家乡饭。 那天,我拿出背囊里的侦察兵专用口粮:有红烧肉罐头,酸菜,雪梨等,还有袋装米饭。我们在阵地上吃了顿似比平常八一节会餐还香的饭! 当我们一起举着满搪瓷缸的山泉水,以水代酒干杯时,我真切感受到:这水,比酒还甜、比酒还香……

微信图片_20211209141437.jpg

  苏智,文学学士。从军二十载,从警十八年。自1986年以来,开始在全国、全军、省市刊物和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等作品。曾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反击作战。闲暇喜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现为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陕西分会常务理事、陕西合唱协会理事、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特约撰稿人。



(责任编辑:张若瑛)

标签: 苏智作品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