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觉得,这个生下他的女人让他颜面尽失
与其说是嫪毐伤害了他,还不如说是他的母亲赵姬伤害了嬴政,改变了嬴政!
当嫪毐造反的事水落石有出,最令秦始皇感到更加可悲的是,那个在邯郸曾是他唯一依靠的母亲居然同意缪毐干掉自己!
“连母亲都不可信了,我这个邯郸弃儿还能相信谁?”
在吕不韦、嫪毐和母后这三个对秦始皇影响最大的人当中,母后赵姬是最让他头疼、最难处理的一个。从种种迹象尤其是秦始皇一生都不立皇后的事实来推测,关于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可能在当时的朝野上下都有议论,估计秦始皇本人可能也有所风闻。无论他的亲生父亲到底是庄襄王还是吕不韦,到现在仍是一本糊涂账,但他的亲生母亲却是十分确凿的,千真万确是这个性欲异常旺盛且不懂得一点收敛的赵国女人。秦始皇以九五至尊,可以干掉嫪毐,威逼吕不韦自杀,但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即使他的这个母亲让他在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脸,在一个讲究以孝治天下的国度,他也有点束手无策。
也许,他忘不了自己的曾祖父秦昭襄王——那个前后在位足足56年、一直野心勃勃地想吞并赵国打通东进的道路的老秦王。在秦昭襄王五十年,也就是嬴政3岁那年,秦国又一次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气急败坏的赵王赶紧派人去押着异人到城头:秦国若不退兵,就杀了异人。幸好吕不韦交游广泛,提前得到消息,赶紧拉着异人外逃。就这样,匆匆忙忙撇下赵姬和幼子嬴政的异人回到祖国,开始了锦衣玉食的王子生活。但是,这可苦了留在邯郸的赵姬嬴政母子。当吕不韦和异人在国都安享富贵之时,这对母子却要成日东躲西藏,唯恐被赵国抓起来杀头。母子二人在邯郸度过的岁月,秦始皇至死难忘。所以,当他车裂了嫪毐,只是将“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尽管他不愿意别人再提起自己的这个母亲,不愿意别人揭开自己心灵上的那道伤疤,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
翻开有关记载秦始皇母亲的所有史书,无论是《史记》、《资治通鉴》,还是刘向编订的古代历史小说《说苑·正谏》,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秦始皇的母亲在这些史籍中,未曾留下只言片语。当年,吕不韦将她送给秦国的质子异人,她默默地接受了;嬴政做了秦王,她做了太后,以司马迁为首的史官记录她先是和吕不韦乱搞,后来又与一个卖药的小混混鬼混,那个小混混想干掉自己的亲儿子秦始皇,她一声不吭;小混混事败被车裂,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被装进布袋乱棍打死,也未见她说句什么;当自己的儿子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后果然“从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后来谏而死者又增加到二十八人,她也充当了一个没嘴的葫芦。所以,后世对秦始皇母亲赵姬的印象,就是一个性欲异常旺盛、热衷于床上运动的淫荡女人,仅此而已!
也许,历史对待这个女人是不公平的,起码,应该给她说话的权利。秦始皇的母亲姓什么、叫什么,我们至今无从知晓,“赵姬”这一称谓,源自明代冯梦龙带有演义性质的《东周列国志》,自然不足为信。这样一个女人,被男人抛来弃去,被命运打进地狱,又被送入天堂。在她被当作玩物在几个男人之间击鼓传花般地递来送去,没有人在乎她怎么想,更没有人在乎她是否愿意,她就这么被钉在“淫荡女人”的耻辱柱上,连分辩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这个不知姓名的女人一生说起来十分的悲惨,以往的史学家、小说家对她的评价都过低。对吕不韦来说,她只是一件礼物;对异人来说,她只是一件发泄工具;对她的儿子秦始皇嬴政来说,她只是一个体现自己尽了孝道的工具;而对嫪毐来说,她只是一个助他拥有权力的工具。
但“赵姬”对秦始皇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到他从此不相信任何人,以至于从他十三岁当了秦王,到后来做了秦始皇,一直到他死,他都没有立一个皇后。
秦始皇病态、变态的性格,就是在与吕不韦、赵姬、嫪毐的不断摩擦磨合中形成了。
宁静扮演的赵姬——让秦始皇恨了一辈子的女人
但是,这种病态、变态的性格,并不妨碍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不妨碍他建立了令后人们津津乐道的大秦帝国!
秦始皇的历史功勋,简而概之,有以下几点:
能在短短10年之间就灭了当时其余的六国,这一点简直就是“前无古人”,而且还将当时混乱的局面整治成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创立了一套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
统一文字: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瀳、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令李斯把原来秦国的大篆整理简化而成小篆,在全国通行。后又简化小篆成隶书,亦在秦代流行于全国;
统一度量衡:以商鞅时的秦国度、量、衡器具,作为全国斗算长短、大小、轻重的统一标准;
统一货币:禁止使用六国各自的龟、贝、玉等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货币,其中金为上币,铜为下币;
沟通水路:秦疏浚鸿沟作为水路枢纽,又于公元前214年,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修长达六十多里之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北伐匈奴:战国末年以来,匈奴时常南侵,威胁到燕、赵、秦等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公元前215年,秦国大将蒙恬率军北伐,击退了匈奴,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
促进了各地、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留下了至今仍神秘莫测的兵马俑,这一奇迹使中国文明于世。
虽然秦始王“焚书坑儒”活埋了很多的书生,但如果不这样,中国的时代是不会发展的,就是因为这些书生不让时代发展,让人们还遵守着以前的制度去过日子,而且还有那些书,书上记载的也是不让历史发展的书,秦始王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
其实,简单地说,秦始皇和后来的中国皇帝一生就做两件事情,一是夺取政权;二是巩固政权。
贾谊在《过秦论》中评论道: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锯,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作者简介:
袁方,陕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师范学院文学教授。出版学术专著五部,主编教材三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小说、散文、杂文等文学作品200余万字,曾四次获文学征文奖。2017年,散文《生死杨村》获首届“孙犁散文奖”,并入选《2017年散文排行榜》。有多篇文章被转载。微信公众号:袁方你怎么看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29 / 06月
17 / 01月
16 / 12月
19 / 01月
01 / 04月
10 / 02月
29 / 08月
10 / 11月
22 / 08月
09 / 07月
03 / 04月
06 / 09月
头条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