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助力陕南发展农特产品见闻

因地制宜 精准投放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助力陕南发展农特产品见闻

0.jpg

镇巴县腊肉产业园无菌化生产车间。资料图

  陕南,崇山茂林,风光旖旎,大自然赐予这块土地众多特产:茶叶、魔芋、猕猴桃、生态猪等。

  充分开发这些农业土特产品,迅速脱贫奔小康,成为这里人们多年的期盼和梦想。然而,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导致当地发展难掩一个“窘”字。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在2017年将贷款陕西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列入我国利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2017-2018年备选项目规划,2018年初完成最终评估,总投资12.76亿元。项目区定在陕西特色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较大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涉及陕南汉中的镇巴、南郑、西乡和勉县,安康市的汉阴、汉滨和镇坪,商洛市的山阴和丹凤等9个县区,覆盖乡镇85个,行政村582个,受益人口280793人,其中贫困人口99732人。

  雪中送炭,养猪男孩笑看肥猪满圈

  在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陈家滩村的山坡上,一群黑猪仔正在草丛里撒欢。24岁的村民刘雪霏在一旁看护着,尽管脚上的鞋已经被泥水溅得不成样子。觅食的猪仔,开心的男孩,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极美的乡村丰乐图。

  四年前,刘雪霏去超市购物,发现散养黑猪肉每斤售价竟高达90元。于是,他带着辛苦攒下的6万元积蓄开始从事黑猪养殖。“山林散养,食野草,喝山泉……散养黑猪所需的条件在我的家乡都有。”他说。

  因为搞的是生态养殖,基地需要建在山上。车上不去,刘雪霏就和父母将建基地要用的砖背上山。一块砖40多斤重,一个人每次只能背一块,虽然距离不远,但三个人还是磨破了皮肉。厂房建好后,刘雪霏买了5头母猪仔。2017年初,看着5头母猪初次产下60多头小猪仔,刘雪霏相当开心。

  开心没多久,刘雪霏就着急起来:小打小闹过日子没问题,现在基本没有资金可用了,拿什么扩大养殖规模寻求更大发展呢?“多亏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雪中送炭,我真是太幸运了!”说起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扶贫价值链开发项目,刘雪霏满怀感激之情。

  在农发基金贷款启动资金的支持下,刘雪霏扩大了养殖规模,建立起标准化林下黑猪养殖基地。

  目前,在刘雪霏的养殖基地,母猪已发展至55头,年底将产出近千头猪仔。“这些猪仔还没有出生,其实已经预售出去了,压在我心头的重担彻底放下了。”望着黑猪满圈,刘雪霏感到欣慰和充实。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产业做得更大,回报家乡,回报帮助他的组织和个人。

  贴上溯源码,镇巴腊肉底气更足

  巴山深处,腊肉是千年流传的美食佳品。镇巴腊肉以其独特的腌制工序、考究的选料、烹饪技术和保存方式,成为闻名遐迩的秦巴特产。特别是镇巴腊肉在2010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而与此同时,市场上随之出现众多“李鬼”。如何让消费者辨别产品真伪,放心买到真正的镇巴腊肉呢?

  “贴上溯源码,每块镇巴腊肉就有了‘身份证’,消费者只需轻轻一扫,便能对腊肉的来源、加工过程、检疫情况一目了然。”镇巴县市场监管局镇巴腊肉产业办主任朱联旭告诉记者。

  朱联旭介绍,镇巴县市场监管局通过协调苏陕协作、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项目380余万元用于建设镇巴腊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2019年10月,镇巴腊肉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上线运行。今年6月,市级地方标准《镇巴腊肉标准综合体》通过审定,要求通过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严格把控和规范生猪养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标识、销售服务等环节。《镇巴腊肉标准综合体》实现了分散养殖标准化,倒逼企业生产规范化,做到每一步有理有据,推动腊肉产业转型升级走向规模化,进一步提升镇巴腊肉产业品牌化。溯源体系上线运行后,镇巴腊肉的加工企业从2家发展到5家,同时搞订单养殖,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按照标准饲养,每户增收5000元以上。

  2019年,镇巴县腊肉产业化项目带动分散养殖户超过1000户,其中80%以上为贫困户,分散养殖近1万头猪,腊肉总产量达1000吨,总产值近1亿元。预计到2021年,镇巴县能发展合作社25个以上,带动农户1500户,养殖生猪达到2万头,生产腊肉2000吨,产值达到2亿元,更多镇巴群众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发展订单种植,农户增收添保障

  在汉中市南郑区红海绿洲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猕猴桃产业基地,刚采收后的园子一片葱茏。在不远处刚建成的冷库旁,农户正将猕猴桃分级装箱。丰收的笑容绽放在他们的脸上。

  公司掌门人牟科林告诉记者,公司秉承“生态、有机、健康”的宗旨,做大基地、做优品牌、做强市场,全面推行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市场品牌化,完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着力打造全国红肉猕猴桃高端品牌。特别是在争取到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陕西红海绿洲水果扶贫价值链开发项目后,公司得到基金贷款129.85万元,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和反租倒包模式建设水果基地135.43亩、水果生产大棚35亩、冷藏保鲜库1个。结合科技示范、生态观光、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户通过订单销售农产品、进园区务工、股金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129户376人受益,其中建档贫困户82户220人。

  牟科林介绍,项目完全建成后,预计贫困户户均可实现收益9468元,其中通过订单销售实现收益7255元,通过进园区务工获取工资收益1785元,通过大棚、冷库资产折股量化实现资产性收益426元。

  链接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是根据1974年世界粮食会议决定、于1977年成立的国际金融组织,也是联合国专门机构。20世纪70年代早期,非洲萨赫勒地区遭遇粮食危机,为应对这场危机召开了1974年世界粮食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为发展中国家针对粮食生产的农业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农发基金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农村贫困,其战略框架旨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提高粮食安全和营养、增加收入以及增强适应性。农发基金通过与农村贫困人口、政府、捐赠者、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协作,关注“因国制宜”的解决办法,帮助贫困农民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市场、科技、土地以及其他自然资源。

  (农民日报记者 肖力伟)

(责任编辑:田蓉)

标签: 陕南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