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爬坡 个个出力 ——看陕西省平利县如何脱贫摘帽

  今年2月27日,一个期盼已久的喜讯在陕西平利县迅速传开:全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勤劳智慧的23万平利儿女,用心血和汗水兑现了如期脱贫摘帽的誓言。

  今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先后到老县镇的社区、卫生院、中心小学和茶园,考察脱贫攻坚,寄语希望父老乡亲的生活像城市的名字一样,安康、平利,平安顺利。希望奔小康路上一个也不少,都能顺利脱贫,确保小康。

  使命如山,号角催阵。平利县2011年被列为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十二五”末有贫困村7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8个,贫困户18507户44811人,贫困发生率22.4%,比同期全国、全省分别高15.2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

  “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脱贫寝食难安、小康不实现誓不罢休的决心,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走在省市前列。”誓言铮铮,激荡上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县上下尽锐出战,下足“绣花功夫”攻坚克难,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六次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全市优秀。

  全县树立“一盘棋”,干部群众一条心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县上下必须要树立“一盘棋”,干部群众一条心,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从2016年开始,平利县委、县政府就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每年春节收假后的第一个会,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在平利县已成惯例;平利县党代会、县委每年两次全委会都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几年,平利县委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时时处处做到以脱贫攻坚为大为先为重,党、政、民、社会组织全部投身扶贫事业,汇聚了全党动员、全体出战、“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磅礴力量。

  从领导力上统揽。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为第一总指挥长、县长为总指挥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为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和两名县委常委为3个责任指挥长,其他县级领导为副指挥长的指挥部。3名责任指挥长日常轮流坐镇指挥部,每周召开“解难题”例会,对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进行研判,对面上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推进措施,对点上的问题及时交办督办,精准高效指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坚持“硬抽人、抽硬人”,从县委办、政府办、人大办、政协办和县级部门中抽调25名精干力量充实到指挥部办公室,担任副主任和业务组长,形成兵强马壮的指挥中枢。

  从财力精力上统揽。全县所有项目、资金向脱贫攻坚集中,做到优先安排扶贫项目、优先保障扶贫资金、优先倾斜行业政策、优先落实扶贫措施“四个优先”,新增财力主要用于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项目,在地方财政收入仅有1亿元左右的情况下,县本级财政收入每年单列700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对各级干部投入脱贫攻坚的时间精力作出具体规定:县委书记、县长每月到镇、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不少于5天;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将90%以上精力用于脱贫攻坚,非分管县级领导60%以上精力用于脱贫攻坚,镇党委书记、镇长用90%的精力抓脱贫攻坚,镇分管领导和村干部用100%的精力抓脱贫攻坚,“四支队伍”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

  2016年起,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平利县就把脱贫攻坚权重提升为镇50%、部门40%,将脱贫攻坚考核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干部个人考核“捆绑挂钩”,对县级领导实行量化考核,对各镇、各部门负责人实行积分管理。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利县委书记郑小东每年直接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时间超过100天。郑小东说:“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首先体现在县委书记统揽上,脱贫攻坚的一切重点工作,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带头顶上去,全面做好指挥、调度、协调、督查和落实。”

  一村一名总队长,尽锐出战保落实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平利县将工作的重心下沉到村、到户,创新推行脱贫攻坚总队长制,由县委书记带头,全县所有县级领导、部门和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直接到村担任脱贫攻坚总队长,对村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负总责,实现137个村全覆盖。总队长直接下沉到村,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指挥和镇作战部的安排下,统揽协调脱贫攻坚重点任务,统领调度所有帮扶力量,统一下达各项作战指令,统筹解决村困难问题,构建起了以村为基本单元、以户为主要靶向、以人为主要对象的脱贫攻坚“一线作战体系”。

  郑小东带头担任贫困发生率71.3%的深度贫困村金沙河村的总队长,对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和难点工作、各户每一项脱贫指标和短板,每周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对策。“白天脱贫攻坚工作队,晚上干部群众院落会”,面对面与干部群众共商脱贫举措、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工作落实,完善丰富了金沙河村打造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社会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六个”示范的发展规划,为金沙河村高质量脱贫找到了新思路、新举措。今年,金沙河村顺利脱贫退出。

  县长陈伦富包抓贫困发生率52.7%的万福山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贤存包抓贫困发生率46.7%的蒋家坪村、县政协主席魏传利包抓贫困发生率62.5%的九龙池村,全县137个总队长都把村作为了主战场,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带动党员干部全员沉在了一线、全身心扎在了村里。

  59岁的驻村干部邹会熊说:“县委书记、县长都能蹲在村里抓脱贫、进村入户解难题,我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还有什么理由不把手头上的工作干实干好?”市信访局派驻柳林坝村第一书记胡珂立下了“村子不脱贫,我以任何方式离开都是逃兵”的誓言;54岁的第一书记钱昌维辗转两镇两村抓脱贫;蒿子坝村工作队队长郑金林、小富沟村第一书记郑玉玺“父子齐上阵”……

  平利创新的总队长制,杜绝了扶贫干部“走读式”驻村、“挂名式”帮扶、“点卯式”入户等不严不实问题,形成了领导带着干、干部比着干、群众跟着干的攻坚局面。

  三业并举促增收,群众致富添保障

  2019年,平利县积极探索“经营主体+贫困户+第一书记扶贫超市”模式,以市场价格回收村民的农特产品,随后集中运到位于西安的“平利县第一书记扶贫超市”进行销售。当年12月20日,“平利县第一书记扶贫超市”亮相西安小寨商圈后,很快引起市民关注,除了每天零售,还经常有人前来订购产品,开业3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了60余万元。

  今年,长安镇双杨村创新推出“云端农场”消费扶贫模式,通过总台央视慢直播平台全程展示传统方法种植的蔬菜,市民可随时通过“云上点单、线下收菜”的方式,足不出户买到新鲜的放心蔬菜。

  强化主体带动是平利县实施产业扶贫的有效方式,平利县把所有市场主体组织起来,建立“责任落实、利益联结、考核评比、政策激励”带贫机制。通过盘活农村土地、支农资金和农村劳动力三大资源,选择培育承接改革主体,采取土地(产业园)流转入股分红、财政资金注入经营主体配股分红、互助资金协会发展内置金融配股分红等方式,投入财政资金推进“三变”改革,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实现市场主体发展、贫困户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三赢”目标。

  近年来,平利县按照“五新”社区建设要求,围绕“一城十镇百个移民搬迁安置区”,以培育社区工厂为抓手,坚持把“两房”建设确定为脱贫攻坚战的首胜之役,按照精准搬迁、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的要求,核准搬迁群众家庭信息、搬迁意愿和就业意向,面对面签订“三项协议”,真正把搬迁工程建成“良心工程”。同时,该县按照景区景点的标准规划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使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与产业园区相得益彰、特色民居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实现了移民搬迁与生态建设的互促共进、和谐共融。

  从荒坡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从守着几把木椅到拥有崭新的冰箱、电视机……向顺芝一家5口从老庄子搬进新社区。她告诉记者,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出门就是水泥路,商店、卫生室等服务设施样样有,生活十分方便。现在丈夫在外放心搞建筑,她在新社区旁的工厂就近上班,一边挣钱一边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过得要多舒心有多舒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平利县,新社区工厂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端起了饭碗。城关镇马咀村的杨细烟在社区工厂上班,现在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对于脱贫她信心十足。

  电子元件、服饰手套、毛绒玩具、针织鞋帽……这些散落在平利各个地方的家庭式加工厂,订单充足、生产繁忙,企业家有信心、工人有干劲。

  置家业、促就业、兴产业,三业并举,平利农民增收大踏步前进。

  扶贫扶志“八个一”,三苦三真聚活力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往后难度越大,如何调动各方力量踊跃参战?如何让全体干部在连年苦战中保持激情和干劲?

  平利县以激发党员干部主动扶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三个内生动力”为重点,大力弘扬苦抓真抓、苦帮真帮、苦干真干的“三苦三真”扶贫精神,全县上下形成了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创优的好作风。

  2017年,陈剑桥接到了被组织选派到正阳镇龙洞河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通知。正阳镇是平利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那时候他的孩子刚出生,面对繁重的脱贫任务,他毅然弃小家顾大家,在脱贫攻坚一线献策出力。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他被提拔为团县委副书记。得到提拔重用的陈剑桥刚到新单位报到,就主动申请到老县镇凤桥村再次担任第一书记。

  “地方虽换了,但脱贫攻坚的初心始终如一。”陈剑桥说。

  据了解,平利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选用干部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关心关爱力度激励脱贫摘帽总攻一线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及10个实施细则》等激励措施,县委每年至少拿出15个科级领导岗位定向提拔重用扶贫先进个人和脱贫功臣,近年来先后提拔、交流和使用脱贫一线干部50人,占比68%。

  “通过主战场选人用人和捆绑考核等制度办法,形成‘脱贫攻坚论英雄’的鲜明导向,着力破解‘干不干都一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平利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晏清泉说。

  思想决定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户是主体,不能是“干部干、群众看”,不能是“干部跑断腿、磨破嘴,群众等靠要、慵懒散”。如何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人动起来”,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平利县在探索实践中,总结提炼了新民风扶贫扶志“八个一”工程,全县137个村全部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和“四会”组织,每季度开展道德评议,让自力更生的人上“红榜”、干劲儿倍增,让好逸恶劳的人上“黑榜”、压力“山大”。每年评选表彰100名自强标兵,在79个贫困村全部建立运行民风积分爱心超市,并创新推行“五个不予兑换”“五个直接奖励”和“三个一票否决”,典型引领和奖勤罚懒,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家住平利县长安镇双杨村的颜家余过去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50多岁,整天无所事事,一到饭点,就去别人家锅里舀饭吃”。但谁也没想到,颜家余的“懒病”在一场道德评议会的集体“吐槽”和帮教下痊愈了。

  如今,颜家余彻底改头换面,主动到村里的合作社干活挣工资,还把家里卫生收拾得干干净净,真正从“懒汉”变成了一个勤快人。2019年10月24日,总台央视《新闻联播》以“贫困村里的红黑榜”为题,深度报道了颜家余的脱贫故事和平利扶贫扶志的典型做法。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平利县调动社会组织等一切力量踊跃参与扶贫,对参与扶贫的社会组织在政治上高看一眼、厚待三分,大力评树典型,形成争先恐后抓扶贫的浓厚氛围。

  平利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大力实施“万企帮万村”,县总工会组织“劳模助力脱贫”,县妇联组织“巾帼扶贫”……全县134个社会组织、557家市场主体、5000余名爱心人士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形成了政府、行业、社会同心同向、决战脱贫的强大攻坚合力。

  排查清零找问题,挂图作战保落实

  走进广佛镇的清零工作室,三面墙上依次挂着“脱贫户达标台账”“挂牌督战村达标台账”“脱贫退出第三轮清零台账”等账表。分管全镇脱贫攻坚的镇党委副书记田警歆告诉记者,每晚,县委常委、镇党委书记柳金学都在这里督战,一项项落实、一个个清零。

  以广佛镇这种做法为雏形总结推广,进而有了全县从常规工作推进整改,到清零会战问题整改,再到“三比一提升”问题整改,最终到“三排查三清零”问题整改的逐步升级和完善。在脱贫攻坚中,平利将问题导向贯穿始终,动真碰硬抓好问题整改,常态化、精准化、系统化推进,聚焦突出问题,精心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坚持挂图作战,实行销号管理,加强跟踪督办,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大清零强措施,扎扎实实整改。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短板,县、镇、村和部门分别建立任务清单,扎扎实实抓好整改落实。实行三色标注。欠账较大的用红色标注,重点管理、挂牌督办;正在推进的用黄色标注,加强预警,定期提示;已完成的用绿色标注,巩固成果,抓好提升。红色标识体现目标导向,让脱贫工作更务实;黄色标识体现问题导向,让脱贫过程更扎实;绿色标识体现结果导向,让脱贫成效更真实。通过对各种问题以颜色区分,简洁直观、一目了然,便于聚焦“标红”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策。

  县、镇、村三级全部建立清零整改任务作战室,任务、责任人、验收人和完成时限等信息公布上墙、每天对照。充分发挥总队长作用,压实“四支队伍”和帮扶干部责任,将户退出、村出列各项任务指标落实到每一名干部,对应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贫困人口、每一个时间节点,把工作任务精准到天、责任精准到人。实行专班推进。对清零整改任务逐项成立工作专班,专班以分管县级领导为组长、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为责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细化职责与要求,对所承担的该项清零任务负总责。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建立破难题周例会制度,实行“一周一例会研判、一周一导引提示”,各镇和工作专班每周一前将上周清零任务进展情况报县脱贫办,各村清零任务完成后由驻村工作队队长负责审核,各行业清零任务由专班负责人审核,一项一项签字确认、验收销号,县脱贫办汇总后定期通报公示,倒逼干部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每村、每户、每人、每项如期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大督查严纪律,清仓见底整改。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时时在线指挥督促抓好各项任务清零整改工作,现场研究和协调解决清零整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边缘户、特殊户亲自入户调研,对突出信访矛盾、“疑难杂症”亲自上手研究解决。开展遍访农户行动,各村总队长、第一书记、“四支队伍”深入群众召开村组会、院坝会,面对面聆听群众意见建议,确保政策逐一落实、问题逐一解决、矛盾逐一化解。县纪委监委下发《关于对全县脱贫攻坚问题清零工作实行跟踪问责的五条规定》,对查找问题短板不严不实、验收销号不负责任、清零整改任务未按时完成的单位和干部,移交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带头找问题、干群齐心补短板、提质增效保脱贫的工作局面。

  摘帽之后,平利县脱贫攻坚不松劲。走进平利城乡,进村入户、整改问题、宣传政策的干部忙碌在一个个村组……为全面吹响总攻号、全力打响总攻战,平利县以“三排查三清零‘回头看’”为重点,开展重点人群、“两不愁三保障”、信息数据、问题整改、驻村帮扶、长效机制、“一感一度”、人居环境等为主题的十大决胜行动。

  针对问题,逐户建立台账,重点监测,采取有针对性的监测和帮扶措施,对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开展深入排查,针对问题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把问题整改作为决战决胜的重中之重,建立整改专班,履行帮扶责任,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化解矛盾问题,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政策宣传,完善政策获得清单,把人居环境改善与推进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振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吴星  沈奕君 本报记者  肖力伟)

(责任编辑:田蓉)

标签: 陕西省平利县 脱贫摘帽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