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生 以水为伴 随水而去——追忆水电专家蔡静远先生

因水而生 以水为伴 随水而去 

——追忆水电专家蔡静远先生

文/桂维平

  年末岁初,岳父蔡静远与新冠病毒博弈月余,在西安空军986医院救治20天后仍被病魔无情击倒,于2023年1月23日(农历癸卯年正月初二)与世长辞,享年90岁。

  追忆蔡静远先生平凡而辉煌的人生,无处不彰显着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人格和风骨。

202302090201184518.jpg

  岳父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水利水电建设专家、长期奋战在水电和基建行业的高级工程师。1933年4月17日,他出生于陕西西安一个职员家庭。195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前身)水利系,至此与水利水电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东北水利总局、水利部大伙房水库工程局、国务院西藏水利工程勘测队、国家水利水电部、沈阳市勘测设计院、辽宁省水利水电厅、辽宁省水电设计院、陕西省水电工程局、西安市公用事业局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

42.jpg

  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他数次放弃安逸稳定的机关公务员岗位,执意坚持到基层建设一线去,到最能发挥专业特长的技术岗位上去,矢志不移,无怨无悔,为水电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从东北黑土地到西北的黄土坡;从雪域高原的拉萨河到关中西府的石头河,他不忘初心,科技报国,从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水电建设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城市严重缺水告急,惊动了国务院领导。此时,岳父奉命调到西安黑河引水工程指挥部,牵头进行黑河引水工程前期勘测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苦劳作,形成了《西安黑河引水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市政府依此上报国务院,最终得到国家批复,使黑河引水工程得以实施,造福于西安市民群众。他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对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他曾数次把登门行贿的人拒之门外,甚至当面斥责,体现了专业技术人员秉持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底线。

43.jpg

  蔡静远先生把毕生精力和技术成果,留在了雪域高原的拉萨河防洪大堤上;写在了东三省的重点水电建设工程中;载入了三秦大地上石头河水库和黑河引水工程的史册;铸就了陕西文博重点基建项目的丰碑。为此,西安电视台曾派记者登门采访,拍摄播发了两集专题片《蔡静远的水电人生》。

45.jpg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岳父人退心不退,依然发挥余热,为国家水力水电事业奔走呼号。2013年,他以80岁高龄长途跋涉,沿着泾河和渭河流域直至源头,自费进行勘探考察,忧国忧民,亲笔写下了洋洋两万多字的《渭河源头考察记》。当年该文(缩写版)参加“陕西省水利文化征文大赛”,在数百篇应征文章中脱颖而出,获得唯一的一等奖,时任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亲自为他颁奖,并称他“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与学者风骨的突出贡献专家。”他还花费了5年多时间,频频出入图书馆查阅史料,四处寻访水系源头根脉,编写了近20多万字的《八水绕长安》书稿,生动还原和考证了史上“八水绕长安”的盛景。

46.jpg

  生活本如一渠清水,清清的,淡淡的,时而涌起壮阔的波澜,时而泛起回旋的涟漪……然而,水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有情感的。岳父生前留下遗嘱,去世后让我们将其骨灰撒入渭河,流入黄河,汇入大海……

  他,因水而生,依水为伴,最终依然要伴随他所挚爱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与江河一起奔流而去。

  愿老人家宁静致远,一路走好,在水的世界里得到永生!


  作者简介:

  作者桂维平系新华社高级编辑、 新华社《陕西领导参考》原副主编


(责任编辑:明华)

标签: 蔡静远先生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