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融媒讯(田蓉 报道)8月21日,西安市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工作新闻发布会。
据西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张勇介绍,去年9月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确定为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出台《西安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了“助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的主攻方向,明晰了“建设校地对接、成果转化、人才发展三类平台,实施西安英才梯次引育、创新主体培育两项工程,健全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行动路径,全市上下聚焦“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目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建设校地对接、成果转化、人才发展三类平台方面,积极推动校地对接,联合16家省内外知名高校成立西安校友校地合作创新发展联盟,依托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试点构建省、市、区三级联动的校地融合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建设10家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示范基地及示范高校,支持150个高校院所人才团队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打造区域人才发展平台,加强市区联动、资源统筹,加快建设西咸新区“一带一路”国际院士合作基地,打造区域科技中心、创新中心、人才中心、休闲宜居中心;在高新区建设全国第二家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离散式产业小镇;在国际港务区建设“一带一路”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探索共建智库联盟、双创中心和人才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人才班列”。
在实施西安英才梯次引育、创新主体培育两项工程方面,打造高层次人才梯次引育模式,建立“双招双引”联动机制,上线西安招商云平台,集成资源要素、政策支持、服务配套等7大业务系统,搭建“双招双引云端会客厅”,今年以来,支持44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项目,引进急需紧缺海外高层次人才92名,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7万人,其中博士1296人、硕士3159人;实施先进制造、卫生健康、乡村振兴、科技、教育、文化、技能7个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通过市校共建培养基地、校企合作订单育人、专项支持项目重点培养等多种方式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的各支人才队伍,培养培训各类人才近9000人。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强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补、企业研发投入奖补等政策支持,促进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加快引进集聚经济社会发展最紧缺、最关键、最有效的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
在健全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方面,优化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实行“一对一”服务院士专家专员制,构建单位、属地、部门、窗口等四类立体式“服务专员”体系,形成覆盖全市、上下贯通、职责明确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提供户籍办理、安居服务、个税奖励等全程“一站式”服务。为人才提供优质生活服务,丰园小区468套市本级高端人才公寓即将交付使用;建立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会诊转诊机制,为人才建立健康档案,配设专人跟踪服务;协调保障88名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对30名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西安市留成部分予以全额奖励。加大人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在鄠邑区建立“人才驿站”,以党建领航、资源聚合助人才创业发展;在浐灞生态区建设人才大道,将高层次人才手模永久拓印;在高新区建设全市首家“人才广场”和“人才公园”,整合全市范围内各类服务资源,推动人才服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人才归属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下一步,西安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科技政策,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服务好科教人才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西安打造成创新创业活跃、海内外人才向往汇聚的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和丝路科创中心。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26 / 11月
20 / 05月
08 / 04月
25 / 07月
19 / 03月
22 / 11月
29 / 04月
20 / 12月
16 / 12月
19 / 11月
19 / 04月
16 / 12月
头条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