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摸盐马古道

  寻摸盐马古道

  李荣/文

  道可道,非常道。

  此道非彼道。请允许我盗用老子的《道德经》作为开篇,说说我们陕北定边的盐马古道。

  秦汉时期的“戎盐″,陏唐时期的“乌池″,明清时期的“花马池″,不同时期的不同池名,其实就是一个池子,今天定边县盐场堡盐湖。

  千百年来这个池子里白花花的食盐,每年成千上万驮的运往四面八方,踩出了条条运盐古道。

11.jpg

  所谓“定边盐马古道”,是最近这些年头才有的名称,花马池盐驮运自古多用驴、骡、骆驼,很少使用马匹,或称“盐驴古道″,酸文人们觉得自损形象,于是指驴为马,跟着用了南方“盐马古道″叫法。

  泥坨坨有点咸味

  2021年的一天,有幸参观了盐池县张家场古城陈列馆,这座古城,秦汉时陕北一带最大的城市。展柜里一块泥坨坨吸引了我的眼球,泥坨坨官名“封泥”,古代简牍文书传递用绳捆扎,绳结处加检木,上封盖钤印的胶泥块,防绁秘备核检,秦汉铜印,用途就是盖胶泥的。

  张家场这块封泥印文“龟兹丞印”,说白了就是龟兹县副县长之印,泥坨坨瞬间把我的思絮扯到二千年前。

  我不是考古工作者,放飞我的联想,在那蓝天草原上:一个清晨,一名驿卒乘骏马从龟兹县城出来,背负锦囊,锦囊中一卷木简随着马蹄哒哒声上下晃悠。

12.jpg

  龟兹县城据说在今榆林城北三十里的古城滩,盐池县张家场古城是当时的朐衍县城。驿卒木简送达朐衍县衙,县令查看一番,割断捆扎绳索,取下封泥搁置在案上柳筐里,谁知道这一放,二千年过去,出现在张家场博物馆展柜里。

  龟兹县,两汉时上郡属国都尉治,设盐官,管辖定边“戎盐”,朐衍县令看了木简皱皱眉头嘟囔道:“批来条子,又要盐了”!

  哦,我摸到最早盐马古道——龟朐古道,龟兹县城西至朐衍县城,六百里,六天行程。

  路遗铜镜越千年

  就在定边县博物馆藏有一件铜镜,通体锡光无锈,镜纹双凤展翅独立,四只海兽镜心相逐,镜沿一周葡萄串串,间有蜻蜓蜜蜂飞舞,一派盛唐气息扑面而来。查看出处,定边县姬塬镇官峁行政村蔡台背沟,乃山大沟深穷乡僻地,遗此异宝,我揣摸着,百思不得其解。

  白居易城盐州诗: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唐五原分别为龙游原、乞地千原、岢岚贞原、横槽原、青山原,今天的姬塬是其中哪个原,已无从考证。

  打开定边地图,在放大镜下寻找姬塬官峁,茅塞顿开,官峁正处在盐州南下长安的路途中。

13.jpg

  一串驼铃声于是穿越时空,叮叮当当敲打着我的无眠。但见一碧眼胡儿贩盐长安归来,驼背上搭裢还散发着丝丝盐味,胡儿吊儿郎当夹在驼峰中间,哼着菩萨蛮,一阵旋风就地扑面而来,跳过一只野兔,座骑偶失前蹄,长安肆上刚买到的那面海兽葡萄镜从搭裢中溜了出去,顷刻被沙尘掩埋,从此不见天日,千年之后被一个牧童用放羊铲刨挖出来,同时刨出了盐州至长安的驮盐古道:盐长古道,里程1100里,行程十五天,今天的定边县城到西安城。

  蝦蟆寨里卖盐声

  “卖盐了!卖盐了!”

  “乌池大青盐!乌池大青盐!假一赔十!”

  蝦蟆寨东南城门大开,夏人贩盐驼队络绎不绝,盐驮、盐罐、盐搭裢摆滿长街,胡人、汉人、党项人叫卖声此起彼伏,从盐州南下到宋夏边界的这座夏属城堡,夏人在此专门设置的“和市”,又名“榷场”,其实就是集市,和宋人做生意的地方,宋人辱称为“蝦蟆贼寨”,今定边县姬塬镇荞麦城。

  北宋咸平五年,和如今的国际形势差不多,一点也不太平,定边全境陷于西夏,夏人占据盐州,将乌池变成钱袋子,支撑西夏王朝各种花销,北宋制裁西夏,禁止乌池青盐南下,然禁而不绝,夏人在此设和市,鼓励私盐南下入宋境,宋人乐于乌池青盐,价廉质美,于是盐贩买私盐运往长安。

  盐州至蝦蟆寨中间还有一个夏人的和市,驼橐会又名驼橐口,即今冯地坑镇旧城,归德川上游处,应该是西夏与宋早期边境。盐州经驼橐会到蝦蟆寨古盐道,即定边城起南下经冯地坑镇旧城到姬塬镇荞麦城,西夏盐蝦盐马古道,里程85公里,行程三天。

  听说有一条盐马古道,顺着我家乡安边北园子长城边经过,抽空回去探路,但见火车道、高速公路、乡镇油路、村庄石子路,村中纵横交错,古盐道早已灰飞烟灭,找不见踪影。

  躺在床上,手机抖音传来了毛阿敏的歌声: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听着,听着,迷糊起来:

  哦,盐湖还是那个盐湖,长城还是那个长城,只是那古盐路……



(责任编辑:明华)

标签: 盐马古道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