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对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临渭草编的传承人陈春苗来说,十分忙碌且意义重大。整整一个月,陈春苗都忙着推介临渭草编产品和草编文化。
7月中旬,陈春苗带着村民们编制的多种草编产品,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的友好日活动。活动上,不到半天时间,他们的草编扇子、草鞋、草编绣球等就销售一空,并受到现场20多位外国大使的称赞。
陈春苗和她的“巧娘”草编工艺品。
事实上,这并不是临渭草编第一次受到外国友人的青睐。早在4年前,临渭草编产品就已经陆续出口新西兰、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随着不断创新发展,临渭草编正焕发着无限生机与活力。
自然馈赠 乡愁技艺传承千年
8月16日午后,73岁的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五星村村民李粉荣正坐在村口自家小卖部门前,用晾干的玉米皮编着用于制作草鞋等物品的“三股辫”,板凳旁堆放着一捆捆已经编好的麦秆辫。
这个小卖部,李粉荣和老伴已经开了很多年,收入足够老两口的吃喝和日常开销,孩子们在外打工也不愁吃穿。即便如此,几十年来,李粉荣每天仍坚持做草编。小卖部里的柜子上放着几顶旧草帽,那是李粉荣亲手为老伴编的。在崇凝镇的集市上,这样一顶草帽能卖10元。尽管李粉荣编好一顶草帽需要花费半天时间,可她却愿意做这个费神的事,不为别的,只是感到“一天不编,就缺些什么”,可以说,做草编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七八岁就跟着家人学编草帽了,村上的老人都会做草编,我的儿女也会。”李粉荣告诉记者,农闲时,村里人会捡来农民不要的野草、小麦秸秆、玉米皮等,编成草帽、篮子等实用物品,有时还会给自家孩子编个小玩具。
草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草编遗物是由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成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物品已在民间广泛使用,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以及僧侣信徒打坐用的蒲团等。临渭草编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因为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段,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当地人特别是临渭区群众在劳动中形成了以小麦秸秆、玉米皮等为材料的草编技艺并传承至今。这些原材料都源于大自然的馈赠,勤劳朴实的临渭人用智慧和双手,将自然和幸福编进生活里,代代相传。因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编制技艺精巧,2017年12月,临渭草编入选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过去,草编产品大部分是群众自编自用,种类少,且艺术、观赏价值不高,很难吸引客户上门求购,同时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也对传统手工艺品造成了一定冲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传统编制品的需求不断下降,蓑衣等更是成为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的物品,这也使得草编技艺的传承一度面临困难。但如今,随着不断创新发展,临渭草编重焕生机。
合作社展厅内,错落有致地展示着各类草编产品。
创新发展 非遗项目扶贫富民
8月16日,走进位于临渭区桥南镇的巧娘草编专业合作社展厅,用玉米皮、小麦秸秆编制的形形色色的风铃,造型精美的提篮、花瓶,日常家居用的收纳筐、沙发垫、水果盘、装饰画、婴儿摇篮等草编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这些生活用品和工艺品,都是我们用当地玉米皮、小麦秸秆等原料,通过结、编、捻、搓、掐、拧、盘等手法编制而成。”合作社负责人、临渭草编非遗项目传承人陈春苗介绍。学艺几十年来,草编逐渐成为陈春苗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传承和发展草编技艺,陈春苗走访过许多地方,参加过各种手工艺品展会。“社会在发展,人的消费观念也在转变,我们必须要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不被市场淘汰。”
在展厅的一面墙上,挂着几幅装饰画。陈春苗介绍,这些都是合作社员工的作品。合作社名称中的“巧娘”二字,是当地对勤劳、智慧的女性的尊称。事实上,陈春苗自己是草编“巧娘”,也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名草编“巧娘”。
走进草编加工车间,十几名“巧娘”正在赶制一批隔热垫,她们每个人身边都摆放着少量晾干的玉米皮和小麦秸秆。车间内依墙整齐堆放着数捆未经处理的小麦秸秆、野草和数十袋玉米皮原料。“在这里工作离家很近,空闲时能回去照顾孙子,非常方便。我在这儿学了很多手艺,每年还能收入2万多元,非常开心。”来自附近社区60岁的脱贫群众孙娥花说。2017年,因家人生病致贫的她加入巧娘草编专业合作社,4年时间里,孙娥花熟练掌握了多种草编制作技艺,也对草编有了深厚感情。
合作社里和孙娥花情况类似的“巧娘”很多。近年来,陈春苗在当地文化、残联、妇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多次草编技艺培训,去年,合作社入选“陕西首批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从谋生到主动传承、发扬,草编的魅力深深影响着这里的每一名员工。“这些都是苞米壳编的!”一名“巧娘”拿起刚编好的隔热垫,自豪地告诉记者。
“热爱、制作草编的人越来越多,让我对草编的发展更有信心。”陈春苗坚定地说。
7月10日,外国友人与陈春苗(右)在临渭草编展位前合影留念。
走俏市场 “国风”草编未来可期
“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做草编;不出门,不出院儿,轻轻松松把钱赚。”如今,草编产业已经成为临渭区的特色产业之一,参与群众多,带动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非遗保护不是让其成为文物,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有些项目适合生产制造产品,我们应积极引导扶持这些项目,在生产和创作中,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临渭区副区长曾彩萍说。
为了编制出更好的产品,陈春苗和当地草编制作者、爱好者经常外出学习考察,定期邀请高校教师和专家作指导。“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更多元、更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让草编产品呈现的内容更丰富;同时与其他传统手工技艺加强交流,丰富草编产品的表现形式,制作出不失本味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产品。”陈春苗说。
合作社工作人员陈友强告诉记者,富有中国元素、能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草编产品,在外国客商中比较受欢迎,这两年受“国潮风”影响,他们也在草编作品的编制手法和呈现内容上不断创新。陈友强拿起几把麦秆扇,扇子上的梅花、牡丹等图案十分精美。他说:“这些扇子结合了草编和刺绣、麦秆画等多种工艺,实用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如今,借着产品热销、远销,加上各类草编技艺培训和宣传推介,临渭草编也为自己“圈”了很多“年轻粉丝”。“我们经常开展各类研学活动,现在还接到一些学校的邀请,希望能让孩子们多体验草编技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还积极与美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交流,学生们会把自己的设计灵感以及一些好的建议告诉我们,一起将创意变为现实。”陈春苗笑着说。
一经一纬的编制中,临渭人用勤劳和智慧描绘着美好生活蓝图。临渭草编在赋予人们乡土生活诗意的同时,正朝着未来阔步向前。
合作社生产车间一角,员工选取草编原材料。
记者手记
非遗项目不能“只捧在手心”
从几近失传到传承创新,再到如今受到多国客商青睐,临渭草编的发展之路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也为其他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需要我们捧在手心,好好保护、保存的宝贝,更是需要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加强宣传推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大使”。
要让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首先,要健全保护和传承体系。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些项目传承存在困难,面临后继乏人等问题。针对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现状,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并给予大力支持。
合作社员工制作草编产品。
其次,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确保正确发展方向,同时,要在尊重非遗项目基本内涵、保留特色的基础上,发掘、弘扬其当代价值,让传统非遗项目更为群众喜闻乐见,推动非遗项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临渭草编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之一,在促进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因此,在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同时,要充分发掘非遗在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共赢。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29 / 09月
29 / 06月
21 / 10月
18 / 05月
04 / 09月
06 / 09月
25 / 11月
10 / 10月
23 / 08月
16 / 07月
31 / 07月
29 / 10月
头条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