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麦秆“摇身变作”《百鸟朝凤》《清明上河图》

  传承千年成国礼 执秆为画铸匠心

  ——走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蒲城麦秆画

  在蒲城县,无论是办红白喜事还是生意开张,人们经常能收到一种别具一格的礼物——麦秆画。甚至有人打趣地说:“谁家要是没有三五幅麦秆画,说明人缘不好。”麦秆画不仅是当地群众的情感寄托,也体现着大家的审美追求。近年来,蒲城麦秆画制作技艺愈加精良,传达的意象愈加丰富,作品愈加精致、精美,成为蒲城县的一张文化名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那么,一根根田间普普通通的麦秆何以变身精美工艺品,甚至被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友人?老手工艺人又是怎样让麦秆画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这种流传千年的手工技艺,在今天将如何适应大众审美,在工艺美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带着这些疑问,4月19日,记者来到蒲城县苏坊镇一探究竟。

8996838_e46c3697-1d1c-4252-bb2b-d7378f8d41f5.jpg

  传承有人,千年技艺薪火不断

  “这些都是过去制作麦秆画用到的工具。看,这个是烫染工具,有点像咱们生活中用的熨斗。”走进蒲城县苏坊工艺品厂,71岁高龄的麦秆画老手工艺人连更印,向记者介绍起不同时期麦秆画的制作工具。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属于民间剪贴艺术品,它凝结的是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精髓。蒲城县制作麦秆画由来已久,据传已有千年历史,而苏坊镇更是以制作麦秆画闻名。古人汲取民间祭祀活动及婚丧嫁娶的礼法,用麦秆制作字画,创作出“福”“禄”“寿”“贤孝传家”等字画,用以传情达意,祈佑康宁。

  “我是苏坊镇大联村人,从1986年开始制作麦秆画,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连更印说,“过去镇上有人过寿,亲戚朋友就会用麦秆做成‘寿’字,或者送个‘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的牌匾;有老人去世了就送‘德高望重’‘流芳百世’等牌匾;谁家结婚了就送‘双喜’……麦秆画在咱这儿一直很流行。”

  在蒲城县,像连更印这样数十年坚持传承传统技艺的老手工艺人不在少数。在他们的坚守和潜心钻研下,蒲城麦秆画传统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麦秆画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为了解决过去麦秆画笨重、携带不便的问题,1997年,我设计出了卷轴麦秆工艺品。”连更印告诉记者,目前,蒲城麦秆画作品形态越来越丰富,大到屏风、挂屏、牌匾、瓷瓶,小到挂件、摆件,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特别是文艺爱好者的关注与喜爱。

  和连更印一样,今年61岁的贺兴文,也一直行走在传承、发展蒲城麦秆画的道路上。

  贺兴文出身于麦草工艺世家,从小热爱麦草工艺制作。“麦秆画在我家已经传了七代,我十几岁就开始跟着家里人学习制作麦秆画,高中一毕业就投身其中。当时麦秆画还只是面向农村市场,挣不了什么钱。”贺兴文说。

8996838_d2dc892c-19e1-4cb0-b365-872ab82b4be8.jpg

  起初,贺兴文只是叫几个村民来帮忙,把技术教给他们。后来,他开始思考怎样去挖掘传统文化,丰富麦秆画表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喜爱蒲城麦秆画。“蒲城麦秆画被列为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作为传承人,我有义务、有责任把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发展好。”贺兴文说,他先后去过西安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学习绘画、设计等理论知识,将其运用到麦秆画制作中,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目前,蒲城县共有蒲城麦秆画传承人5位,工匠百余人。

  创作有方,工艺美术匠心铸魂

  走进贺兴文创办的蒲城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只见制作间里十几名手工艺人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打磨麦秆,有的在绘制图案,有的正依着图案粘贴麦秆,有的在为剪好的麦秆烫色……

  “麦秆画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也很细致,要经过熏、蒸、漂、染、打磨、刮、拼、剪、切、熨烫、绘、刻、粘贴、镶嵌等30多道工序。”一名手工艺人告诉记者,要做出精巧生动的麦秆画,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走到一幅《百鸟朝凤》的麦秆画作品前,同行之人皆被其细节打动:凤凰昂首傲视前方,单足立于松树的枝干之上,不同部位羽毛形态各不相同,绒毛清晰可见;凤凰周身,数朵牡丹或含苞待放,或展姿盛放,花瓣轮廓和叶片脉络清晰可见;不远处,几只不同种类的鸟儿朝着凤凰展翅飞来,一对鸟儿相对而飞,状若交谈;作为辅景的松树,松针细密可见……整幅作品画面栩栩如生、线条流畅、层次鲜明,呈现出很强的立体感,特别是在麦秆原色基础上进行烫色后,呈现出鎏金般的质地,更显高贵与雅致。

8996838_fc7f9edb-bfee-4996-a0a5-172a6af9e574.jpg

  近年来,蒲城麦秆画大胆借鉴国画、版画、剪纸、漆画等技艺的艺术表现手法,画面风格上,以民间传统工艺为本,同时追求时代特色,体现大众审美;色彩运用上,以麦秆自然色为主调,点缀少许明快色彩且富于变化,配以红黑相间的底纹,使作品更具观赏价值。目前,蒲城麦秆画已创作出10多个系列上千种产品。

  事实上,不仅是艺术表现手法,蒲城麦秆画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如今的蒲城麦秆画涵盖花鸟、建筑、山水、人物等多种题材,更有各类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清明上河图”“陕西八大怪”“二十四孝”等,画面古朴典雅,造型逼真,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不断提升。

  作品越精良,受到的关注自然就越多。近年来,以贺兴文为代表的蒲城麦秆画手工艺人先后应邀为G20农业部长会议制作国礼,为中国残奥委员会制作国礼及运动员随手礼,为康复国际世界大会的160多个国家制作参会代表国礼,为电视剧《黄土高天》制作麦秆画道具100多件……蒲城麦秆画作品数百次参加国际及国内文博会、艺博会等展示展销和学术交流活动,获得国内外大奖上百次,产品远销海内外。

  “通过这些国内外重大文化交流活动,让品牌化非遗项目走出去,不仅扩大了渭南非遗的影响力,也让世界更了解、更喜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马辉志说。

  发展有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这两天,贺兴文的女儿正带着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在上海交流学习,而贺兴文正忙着备课。

  这几年,从蒲城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开办的培训班里,已经走出了一批批学员。他们有的是贫困群众、残疾人,有的是想就近就业的家庭妇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合作社对贫困户、残疾人、下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带动百余名群众就业,让大家在增收致富的同时能学到一技之长。

8996838_44d7c07c-b166-4672-8694-6c38b36626a8.jpg

  为了宣传推广蒲城麦秆画,当地政府和手工艺人一直不懈努力着。2017年,贺兴文成为国家艺术基金陕西省残疾人麦秆画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培训授课专家。去年,他又成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传习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现在合作社固定的技术人员里年轻人不多,所以我要走进学校、走向社会,用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去了解、保护蒲城麦秆画,把这个起源于农耕时代的传统技艺好好传下去。”贺兴文说。

  围绕这个目标,蒲城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与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搭建实践基地,开办青少年、下岗职工培训班,让蒲城麦秆画技艺走进校园、走进群众生活。

  问及如何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贺兴文表示:“通过模拟、实践等多种形式,将蒲城麦秆画中蕴含的文化正能量传递给大家,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为传承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蒲城麦秆画的发展是蒲城县做好非遗项目传承的一个缩影。“蒲城县非遗文化厚重而丰富,其中杆火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麦秆画、椽头蒸馍、尧山庙会等34项省、市级非遗项目特色鲜明。为有效传承、保护蒲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建立了以麦秆画、土织布等项目为代表的非遗传习基地。”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晓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传习基地,让更多群众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持续增强大家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记者 穆骋文/图)

  记者手记

  “更美”才能走得更远

  一根根麦秆,在手工艺人的手中摇身一变,似花似鸟、成字成画,若非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蒲城麦秆画竟能做得如此细致精巧。而这源于农耕时代的传统手工技艺产品,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能够站在世界舞台,并成为手工艺术爱好者的“新宠”,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美。

  蒲城麦秆画,美在形。线条、色彩、形状、纹理、层次……这些都是蒲城麦秆画收获“路人缘”的重要因素。风景、建筑、人物,它呈现出的丰富内容,总有一款能打动观赏者。它可做成牌匾、挂件、屏风,表现形式丰富,在观赏价值高的同时也很实用,心动的人自然会“下单”。

  蒲城麦秆画,美在内涵。单有吸人眼球的外形是不够的,蒲城麦秆画传承人和手工艺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优美的外形,承载以厚重、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蒲城麦秆画在群众尤其是文人雅士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观其形,赏其韵,选一款与自身气质相符的麦秆画置于家中、放于身边,随时感受文化的气息与魅力,也为生活增加更多趣味。

  蒲城麦秆画的美,更美在“活”。一项传承千年的技艺该怎样去发展,是保守继承,尽量保留其原汁原味,还是开放包容,迎合市场需求?在这一点上,蒲城麦秆画很好地把握住了“度”,做到了灵活变通,既不失本味,又丰富发展,也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

  蒲城麦秆画的发展,可以为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一些借鉴。古老并不意味着陈旧,创新才能带来活力,而非遗文化产品,只有“更美”,才能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张若瑛)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