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攥紧脱贫“硬拳头”

主导产业攥紧脱贫“硬拳头”

——陕西榆林南部三个摘帽县纪闻

鱼玉军 本报记者 肖力伟

  车行驶在陕西榆林南部的清涧、子洲、佳县3个摘帽县的山道上,满眼沟壑纵横,尘土飞扬。就是在这贫瘠之地,因地制宜发展起一个个富民产业,谱写出动人的脱贫乐章。

  “榆林市把产业扶贫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有关县区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使其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硬拳头’。截至2020年2月,榆林市8个贫困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市9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减少至1.8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1%,榆林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6月5日,榆林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扶贫办主任王志强谈到脱贫攻坚工作时说。

  传统红枣产业绽放新彩

  经过镇村干部多次外出考察,今年,清涧县玉家河镇从山西省石楼县引进了红枣新品种——蟠枣。

  红枣是榆林市有名的区域特色产业。榆林有6个县市种植红枣,红枣林保存面积约170万亩,正常年景可产鲜枣40余万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如何把这一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道考题。

  “蟠枣是鲜食枣,成熟期比木枣提早一个月时间,刚好能避开陕北雨季。”玉家河镇镇长白琪介绍,“今年全镇选了3个点,计划嫁接100亩枣树,在试验中不断丰富红枣品种。”

  2017年10月,陕西煤业集团发起设立的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一县一龙头”的思路,成立了清涧北国枣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总投资3.4亿元。“北国枣业公司的红枣深加工项目预计今年10月投产,这将补齐清涧县红枣产业精深加工短板,延伸产业链条。”清涧县副县长郭彬荣介绍。

  目前,北国枣业公司已与5244户枣农签订了10272吨红枣销售协议,与32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每公斤不低于3元的收购协议,可以让涉及村民户均增收5500元。

  同样是红枣主产区的佳县,围绕红枣产业建立多种扶贫农场和工厂,开发出红枣深加工系列产品和枣木菌棒,大大增加了红枣的附加值。

  佳县木头峪镇王宁山村第一书记杜军峰介绍,2019年,该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科研院校及佳县枣员外枣业有限公司合作,改造了4500亩有机红枣,开发出红枣深加工系列白酒、果酒、醋饮、浓缩汁等10多个产品,带动1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百亿元级羊产业迈向“双千万”

  多年来,榆林市羊子产业同山地苹果、大漠蔬菜、马铃薯共同发展,成为榆林市着重打造的“四个百亿”元级产业。自2019年开始,榆林市又启动了羊子“双千万”工程,计划到2025年,榆林市绒山羊、肉绵羊养殖规模均达到1000万只。

  子洲县老君殿镇张家渠村村民张强兴身患残疾,在弟弟张海军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依靠养羊脱贫。

  “去年3月在应马安养殖公司买了60只绒山羊,到现在已出栏40多只,存栏还有103只。刚起步第一年就收入5万多元,以后稳定了一年收入八九万元没问题。”见到记者,张海军信心满满地说。

  “农民在应马安养殖公司买羊只需半价,政府每只羊补助1250元,到出栏时间企业按照种羊回收。”老君殿镇镇长张赛虎解释。

  对于羊子产业,清涧县选择了不同的龙头公司和不同的羊子品种。2019年,清涧县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与甘肃中盛农牧集团合作,成立清涧县中盛农牧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新公司仅用28天时间便完成一期工程,建成榆林市南六县首家万只湖羊养殖基地。

  清涧县中盛农牧业副总经理惠文平介绍,公司湖羊养殖基地占地190亩,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一期项目每年帮助农民增收120万元,带动443户1501人增收。

  20万亩中药材独秀黄土高坡

  黄芪是子洲县的主导产业,“东北参,子洲芪”叫响全国。子洲黄芪先后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十大秦药”之首。目前,以黄芪和黄芩为主的中药材在榆林不断推广,2019年,榆林市中药材保存面积达30万亩。

  子洲县富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立,是一家以黄芪和黄芩为主,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现在研发出黄芪片4种、黄芪茶2种、黄芪蜂蜜1种。”公司董事长曹发介绍,公司自有中药材种植基地5640亩,与农户合作种植2500亩,带动农户独立种植5000余亩。

  在许多人眼中,子洲黄芪在黄土高坡上一枝独秀。这不仅仅是因其拥有的20多万亩种植规模,更缘于黄土高坡上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

  “子洲是农业县,环境无污染,生产的黄芪根茎粗长、味甜、色鲜、质优,其药用价值的有机物含量远高于全国同类产品。”子洲县委副书记韩金华说。

(责任编辑:田蓉)

标签: 榆林 产业扶贫 脱贫攻坚

阅读:0

加载更多
关于本网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